移動互聯網為電商和在線社交的發展與普及提供了支持,當社交與電商相結合,購物信息便能通過社交渠道輸送到人們碎片化的網絡生活中。用戶通過具有相似生活背景和審美偏好的關系鏈便能獲取購物資訊、實現購物行為,隨后再通過社交網絡分享購物體驗,從而引發社交關系之間的交互、關注與口碑傳播,用戶在其中也能獲得認同感和價值感,以激發產生后續的購物行為。
社交+電商正是利用社交關系鏈的穩定性、高溝通性與傳播性實現有效互動。某一社交用戶群體往往具備相似的屬性,能夠為電商平臺提供個性化的用戶數據,為電商的精準營銷提供依據,社交電商更是有望成為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從社交電商相關數據出發,結合用戶調查,分析討論社交電商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2018年移動網購交易規模將達到50000億元

2011年中國移動網購交易規模為97.1億元,僅占網購交易規模的1.1%;2016年,移動網購交易規模為28742.7億元,占網購交易規模52.0%;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移動端網絡的接入呈現出碎片化特征,使得購物變得更加方便。預計2018年,移動網購交易規模將過50000億元。
80、90后是社交電商“主角”

社交電商用戶年齡分布方面,25歲以下用戶占比36%。25歲-30歲用戶占比38%,還有11%的用戶年齡在31-35歲之間。整體看來,移動社交用戶主要以80、90后為主。
食品和服裝鞋包是社交電商用戶喜歡的商品品類

社交電商用戶喜歡的商品品類主要是食品類、服裝鞋包類和日化護膚類,分別占比28%、25%和21%。其中,母嬰用品占比最少,僅為5%。母嬰用品在傳統電商中屬于熱門品類,但是社交電商30歲以下的用戶近七成。在晚婚的趨勢下,這部分用戶基本在母嬰用品需求人群之外。
社交電商影響消費者購買因素分析

社交電商正是主攻“熟人經濟”,建立在熟人社交的信任基礎之上。社交電商的成敗,完全取決于用戶的口碑。只有做好產品和內容,獲得用戶的信任才能促使用戶進行主動分享傳播。好友推薦是影響社交電商用戶購買最主要的因素,占比62.3%。基于信任基礎上,價格優勢也同樣重要,58.2%的用戶認為這價格實惠是影響他們在社交電商購買的主要因素。另外,產品質量和服務體驗也尤為重要,占比54.8%。
社交電商建立在關系鏈以及口碑的推動之上,通過一個有著一定共同屬性的集群來進行精準營銷,能夠滿足客戶更多需求,忠誠度也更易培養。可以確定的是,利用社交+電商能夠彌補傳統電商之不足,在未來,社交電商也將保持良好的發展趨勢。
不過一味的強化“社交”屬性多少會存在“強買強賣”的情況,“熟人經濟”利用不當,也會適得其反。在社交渠道不斷拓寬的基礎上,社交電商應開發新的社交群體,利用與陌生人之間的社交弱關系將社交+電商優勢發揮到極致。
——————————————————————————————
速途研究院是速途網絡旗下的權威數據研究與分析機構。致力于國內互聯網市場行業數據統計與分析預測。
合作郵箱:research@sootoo.com
合作QQ:3425470196
微信名:速途研究院 微信ID:sootoo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