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2月10日消息 報道/彭盼盼)每逢假期,游學市場就變得格外火熱起來。近日,知鳥游學宣布獲得數千萬元融資,投資方及投資金額暫未透露。
知鳥游學隸屬于廣州知鴻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鴻國旅”)。目前,知鴻國旅已經遞交新三板材料,預計今年5月正式掛牌新三板。在此之前,游學領域已經有樂旅股份、世紀明德、美之旅三家游學機構掛牌新三板。
新三板股轉材料顯示,知鴻國旅的主營業務發生升級,由傳統旅行服務社向專業的體驗式游學服務轉型,面向中小學生提供涵蓋國內外多樣化游學產品與服務。境外游學項目是知鴻國旅目前主要發展方向,未來將打造“國際游學+國內研學”雙線發展的業務目標。

(知鴻國旅旗下子公司及主要業務)
政策利好,游學市場的潛力究竟有多大?
隨著我國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長,以及家長教育理念的轉變,游學產品應運而生。
2013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各項關于游學的利好政策,提出“支持研學旅行發展”、“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數據顯示,截至至2014年底,試點地區約574所學校、60多萬名學生參加了研學旅行。
去年12月,教育部出臺《關于推動中小學生研學的意見》,明確指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意見》提出,要將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計劃當中,并健全經費籌措機制、組織管理、安全責任體系。
政策持續利好,那么,游學市場的潛力到底有多大呢?
覓思投資策略數據顯示,目前境外游學市場規模約106億元,預計五年內游學在學生出境游的占比將上升10%-20%。
更有機構預測,游學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速高達30%,預計未來 3 年能夠成長到 300-500
億,未來十年之內,境外游學市場規模將達到750億元,而境內游學市場規模將達700億元,市場規模總計將達1450億元。
前景廣闊,但離爆發還有一定距離
中國父母普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父母們紛紛加大對孩子的教育投入,游學產品也備受歡迎。
雖然游學市場呈現一副欣欣向榮之景,但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整個游學行業仍處于初級階段,遠沒有到市場成熟期,市場發展比較混亂,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弊端。
首先,眾多游學產品還僅僅停留在“玩”的游學產品初級階段。
游學,顧名思義,“游”和“學”同樣重要,“游”是為“學”服務的。但是現在市場上很多游學產品卻“游”多“學”少,甚至只“游”不“學”。游學項目屬于低頻消費產品,很多都是一年一次或者兩次,導致很多游學機構不注重項目質量;再者,目前國內游學產品服務也缺乏標準化規范,導致服務效果五花八門。
其次,各個游學服務機構“各自為政”。
(各游學機構優缺點分析 速途教育編輯制圖)
目前,國內游學體系的產品提供渠道分別包括學校、留學中介和培訓機構、旅行社、游學垂直網站和機構五大部門。
學校國外名校資源多,但是旅游服務安排能力弱。旅行社擅長“游”,有完善的旅游業務鏈,涵蓋“吃住行游購娛”資源,并且能拿到較低的優惠價格;缺點在于有國外院校缺乏合作,“游”而不“學”的現象比較多,也容易出現消費陷阱。留學中介和培訓機構已經摸索出一套較為成熟的游學體系,但是費用較高,其他配套服務也較少。培訓機構擅長“學”,但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資金去規劃路線。
如果能將旅行社的“游”、留學機構和培訓機構的“學”、公立學校的“名校資源”進行結合,或許是一個新游學的模式,能發揮各自之長,最大程度達到游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