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每天讓我睡不著的,就是這個事。”進入農村信用社系統近十年,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副主任梁素斌真正感受到了來自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的挑戰。
前段時間,三江縣梅林鄉有幾個種植大戶從螞蟻借唄貸了款,這些大戶本來是三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客戶。梁素斌親自帶人上門,為幾個大戶計算貸款成本,計算結果證明,貸款需要付出的利息是三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2倍,這才把客戶“搶”回來。
可是,這一出讓三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緊張了起來。“我每天都要關注他們(指阿里京東等電商)的動態。”梁素斌告訴網易科技,“下周,我們要帶農信社領導去基層調研,確定我們的應對方案。”
感受到挑戰的不止三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中國農村金融的主力軍,是分布在全國的近8萬家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等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網點。現在,這個系統正在行動起來,應對電商巨頭帶來的挑戰。
建立農村電商,是第一步。
“必須行動起來”
牽頭的是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以下簡稱“農信銀中心”)。這個中心成立于2006年,全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含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商銀行、村鎮銀行,下同)通過農信銀支付清算系統進行系統內資金匯劃。
由農信銀中心牽頭建設服務全國農信系統電商平臺的想法,最初來自基層。早在2013年,就有地方農合機構自建電商平臺的先例。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廣西區聯社”)是最早向農信銀中心提出建設全國農信系統統一電商平臺的機構之一。廣西區聯社電子銀行部相關負責人告訴網易科技,建電商平臺需要資金和技術投入,由廣西區聯社自己做投入大、周期長,而且缺乏經驗,但是農信銀中心有比較好的基礎。農信銀中心2009年上線農信銀共享網上銀行平臺,2011年上線農信銀共享手機銀行平臺,十多個省級農合機構都參與其中,因此廣西區聯社希望農村電商也能由農信銀中心來牽頭建,這樣全國農合機構抱團做大、走得更快。
一位農信系統工作人員向網易科技回憶,當時已經感受到電商巨頭的巨大威脅。2014年7月,阿里召集了全國26個省份的176個縣市的書記、縣長,召開了“縣長大會”,其中一個重要議題是如何在縣域電商發展壯大。隨后,10月推出了“千縣萬村”計劃,進軍農村電商。2015年新年伊始,京東農村電商也迅速鋪開。2015年全年,大概每隔兩三個月國家就出臺鼓勵農村電商的政策。廣西區聯社2010年就接入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短短幾年間看到第三方支付的交易筆數呈10倍增長。“就是差不多每年都翻番,這個速度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廣西區聯社電子銀行部相關負責人回憶。2015年,多個省市農合機構電子銀行業務負責人在相關會議中達成了共識:“我們必須行動起來。”
經過前期調研,農信銀中心2014年下半年下決心開始做農村電商平臺利農商城。截至目前,廣西、黑龍江、甘肅等8家成員單位已經開始用利農商城提供電商服務。
試水“金融+電商”
但是,讓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建立一個電商平臺,并不容易。
在農信銀中心,負責這項工作的是云支付中心,主要是進行利農商城網站和移動端的開發和運行維護,以及代表農信系統對接全國性的大商戶、支付機構和物流公司等。
運營主要靠各省區聯社。云支付中心總經理助理郭曉東負責利農商城項目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調研了解各省區聯社應用利農商城的意愿。“有8個省區比較積極,占到全國大約1/3。”郭曉東向網易科技回憶,工作就從比較積極的省份開始。
現在,加入利農商城的省區聯社正在努力讓整個體系運行起來。廣西是最積極的地區之一,是農信系統“第一批吃螃蟹”摸索農村電商的。廣西區聯社負責這項工作的是電子銀行部的工作人員。廣西區聯社電子銀行部相關負責人向網易科技介紹,廣西目前的操作方式是,區聯社和縣聯社的電子銀行部與
“飛天云商”等第三方運營平臺合作運營。
過去一年,廣西區聯社在利農商城上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每隔一段時間,廣西都會主推一款水果等農特產品,并有許多促銷活動。廣西引進的靈山茂谷柑、靖西大香糯、荔枝、芒果、螺螄粉、沙田柚、融安金桔等特色水果已經先后登陸了利農商城。廣西區聯社的想法是,先嘗試七八種特色水果,從單品的運營上積累經驗,樹立起典型,讓大家真正看到效果和做這件事的意義,再把范圍擴大。廣西區聯社電子銀行部相關負責人告訴網易科技,之后,希望能夠讓每個縣在當地建立起電商生態圈,讓政府的相關部門和當地優秀的電商企業加入。
“做電商,對我們的金融業務確實有幫助。”廣西區聯社電子銀行部相關負責人告訴網易科技,她舉了當地一個種火龍果商戶的例子。“之前,沒有做農村電商的時候,農信社給商戶貸款的程序都是按規定辦,主要是查看商戶的財務報表、看他的資金實力等。做了電商之后,我們就知道他是從臺灣引進的品種,知道他采用了什么樣的技術,如何育苗,知道他是怎樣從國外引進的灌溉,用的什么肥料、怎么防病蟲,知道他有多少工人、甚至每個工人的工作量,知道他的品牌是如何經營和銷售的,我們對他的了解遠超之前,對貸款的風險也更有把控。”她對比,并且補充說,“如果我們不提供電商的服務,人家可以和別的電商平臺合作,久而久之,別人也會提供金融服務,和我們的關系也就慢慢疏遠了。”
在更為基層的縣級行社,參與的積極性正在被喚起。廣西融安農村商業銀行的材料顯示,做農村電商有助于提升和鞏固存貸款市場份額。據統計,融安農村商業銀行2016年銷售金桔帶來的存款比2015年減少,經調研,2015年金桔產量比2014年是增加的,但收入卻降低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果農還是按傳統銷售方式賣金桔,被批發商壓價。農民收入的減少,將直接影響該行存款的穩定及增加,貸款發放和利息增收、加大不良貸款風險。經調研,百色芒果產業的電商化發展提高了芒果的地頭收購價,以桂七為例,通過網絡的熱銷和傳播,名氣越來越大,很多外地客商早早前來訂購,收購價也不斷上漲,果農收入穩定。“如果我行能夠通過電商服務在全國范圍內加大‘融安金桔’知名度,使得金桔價格提高,果農脫貧增收,對我行鞏固存貸款市場份額,搶占當地三農市場先機,降低不良貸款風險,都會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這份材料最后總結說。
融安金桔“金融+電商產業扶貧”項目是廣西農信社電商產業扶貧的首次試水。融安農村商業銀行行長韋代斌告訴網易科技,融安金桔是廣西農村信用社目前電商扶貧的重點幫扶項目。農信社發展電商,主要目標并不是為賣產品賺取利潤或平臺管理費,而是履行服務“三農”和地方經濟的宗旨,依托農信社點多、面廣、人員眾多的資源優勢,將農村地區散、小、弱的優質農戶集中起來,通過電商推動地方農特產業發展,助推農業轉型升級,幫助農戶早日脫貧致富。這樣,也可以為融安農商行帶來優質資產,存款和貸款的數量和質量都會提高。
不久前,融安農村商業銀行就為當地參與電商經營的企業發放了一筆貸款。貸款企業是廣西柳州市融安縣大將鎮富樂村的金色桔韻金桔專業合作社,這個合作社在多個電商平臺上經營著全村將近一半的滑皮金桔。融安農村商業銀行行長韋代斌告訴網易科技,以前行里對農戶的貸款比較謹慎,貸款一般需要抵押物。但是像金色桔韻的情況,一來金桔是縣里重點支持的產業,電商平臺又提供了銷售渠道,有好產品、又不愁賣,所以我們敢給他們信用貸款。前段時間,金色桔韻剛剛拿到融安農村商業銀行的20萬貸款,建起了員工宿舍。融安農村商業銀行向網易科技透露,以往融安農村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每年在幾千萬,去年一年猛增到了2.2億。
廣西的做法,已經引起了一些地方的關注。廣西區聯社電子銀行部相關負責人告訴網易科技,最近湖南、新疆、福建、湖北、云南等省區都與廣西區聯社聯系,希望能夠來交流學習。“湖北的同行明天就到。”12月13日,該負責人在電話里告訴網易科技。
與機遇相伴的挑戰
不過,與新機遇伴隨的,是探索過程中的挑戰。
首先,整個農信系統農村電商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全國農信系統有將近8萬網點,農信銀中心牽頭建設的利農商城參與網點目前在3000個左右,拓展空間還很大,其他省區聯社還在探索階段。
與之相伴隨的,是農信系統對農村電商的投入還有待加強。一位基層農信社電子銀行部工作人員告訴網易科技,要做好農村電商的工作需要和農戶多打交道,但是由于手上還有其他工作,經常感覺到精力不夠用。
構成挑戰的,還有風險控制。郭曉東深有感觸,金融系統對風險控制的嚴格把控使得電商平臺的每個功能上線前都要反復確認和第三方測試,確保不會出錯。這與互聯網企業“快速迭代”的文化有很大差異,在市場上面臨風險控制與速度的平衡問題。
可是,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實踐者,廣西區聯社電子銀行部相關負責人依然充滿信心。該負責人親身見證了短短十年間農合系統電子銀行事業從零開始的飛速成長歷程。“全國農信十億用戶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大家對新事物的接受,總有一個過程。”該負責人認為。
明年,廣西區聯社的計劃是,抓兩項重點工作。一是,把利農商城的農村電商生態圈建立起來,帶動廣大行社發展;二是,希望通過農信銀中心這個溝通的橋梁,和全國其他地方抱團發展。廣西區聯社電子銀行部相關負責人向網易科技解釋,“電商產品需要有地域差異性來吸引人,比如,廣西當地人對當地的產品都很熟悉,也很容易買到,未必會用電商。感興趣的反倒是別的省市,而且會使用電商平臺。所以,抱團發展非常重要。我們農信系統各家的客戶量分開不如一個股份制商業銀行,但是我們的客戶量加起來比第一大行中國工商銀行還多。”
在農信銀中心,工作也在快速推進。郭曉東告訴網易科技,計劃明年一季度上線利農商城的手機APP。同時,農信銀中心也會組建農村電商的工作小組,相關的市場推廣工作也會有統一規劃,并且依托利農商城還將建成覆蓋全國農合機構的惠農商圈,從而形成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電子商務一體化。
“我們必須邁出這一步,創造盡可能多的應用場景與客戶增強交互,否則最終也會被拋棄的。”廣西區聯社電子銀行部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