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到中午,播到深夜,穿著挑逗,年入百萬”這是傳統直播給人們的印象。而如今,經過了2015、2016兩年的發展升級,直播行業將再一次迎來了轉變。
主播或迎來“合理降薪”
在直播行業最紅火的2015年下半年,各大平臺利用主播搶奪市場,一線主播諸如MISS、若風簽約費高達千萬,其他大大小小主播們也跟著水漲船高、底薪和提成翻番,導致各大直播平臺在主播費用上花銷劇增。
經過了接近一年的發展,直播平臺已經基本度過搶占市場階段,進入了內容整合升級。加上資本市場的趨冷,寒冬來臨前飽和的主播們成為直播平臺的“包袱”,也因此平臺將考慮如何去糟取精。

也許會縮水
近期,主播經濟公司某高管發表了一篇專欄,內容直指主播虛高薪酬。該名高管表示:不出半年,他預測50%的高價主播會被要求合理降薪;大批靠拉皮條生存的經濟公司會被淘汰。
據圈內人爆料,前不久被收購的某直播平臺其實已經燒錢燒不下去了,年中不僅裁掉了一批主播,并對拖欠的工資進行了降薪。
這是市場角力的結果,在直播行業最后的勝出者出來之前,資本和內容將一直是決定因素。而據圈內消息,阻礙直播平臺盈利帶寬、流量成本正在得到解決,這個基礎上,主播的支出則成為了制約盈利的絆腳石;再加上內容嚴重同質化,需要進行升級,因此虛高的主播薪水和簽約費未來勢必要進行“合理降薪”。
資本回歸理性 看好直播細分
據投資業內人表示,資本對直播領域正在回歸理性。好的項目還是會獲得投資,但不會像年初那樣大肆投錢。相對比上半年的投資,下半年直播行業獲得投資明顯減少很多。日前,主打花美男直播的果醬直播獲得千萬元A+輪融資,果醬直播以“直播+社區”的形式獲得女性文娛消費入口。未來,直播+醫療、直播+影視、直播+海淘等垂直細分領域將成為下一個資本青睞的對象。

2016超女選拔
2016年初,網絡直播平臺內容上把關不足,以至于連續出現了“直播造人”“直播車禍”等事故。今年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接連出臺了相關政策來嚴肅直播內容,整改平臺不良風氣。未來,隨著管理的細化和規范,平臺內容急需升級創新。
在這點上,移動直播要比PC直播更容易轉型。例如斗魚、熊貓等直播平臺,流量上游戲內容占大頭,仍舊是以主播產出優質內容為支撐吸引流量。盡管PC直播也在嘗試自產綜藝節目,但短期內恐難見成效。
而移動直播則以秀場模式為核心拓展內容。與PC依賴知名主播不同,秀場以工會模式運作,更容易量產主播。相較于PC直播平臺的帶寬和人力成本,移動直播平臺已經先一步實現盈利——映客2015年凈利潤為167.28萬元。
隨著紅海的到來,直播行業勢必會迎來整個行業的改革升級,在此之前,無論是主播還是平臺恐怕都要放下賺快錢的想法,認真審視下目前的內容架構,畢竟冬天已經到來,且還會有人不斷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