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消息,11月2日韓國Kespa杯宣布了參賽隊伍的人員名單。其中,SKT在原有陣容的基礎上又添加了Profit(上單)和TaeHoon(輔助)兩名選手。上單Profit原為LSPL聯賽中YG戰隊的上單選手,這是SKT第二次從LSPL招人,第一次是愛吃小龍蝦的Blank。

Profit是韓國高分段路人,S4不久后來到IG戰隊,后來因IG明星外援的到來被送到YG。
Profit總體來說英雄池不淺,人馬大樹納爾都會玩,擅長刀妹和蘭博,IG姿態還曾在直播中表達過對他的贊賞。
所以SKT這次并非盲目的買選手,Profit頗具潛力并且風格和之前的上單marin很相似,SKT現役上單Duke總是被人詬病是整個隊伍的薄弱點,看來SKT是有意再重新培養一個風格不同的上單,以便隊伍輪換。
這并非SKT第一次在中國次級聯賽招人,也并非LCK第一次在中國招人。從中國次級聯賽脫穎而出的除了Blank還有YG之前的中單選手FLY,如今都是LCK一線戰隊的選手。可諷刺的是,LSPL是中國電競體系下的一環,為LPL提供新鮮血液,結果LPL每年冒頭的新人不多,反倒是韓國開始從LSPL招人培養。難道中國要成為LCK的大糧倉了嗎?
事實并非如此。眾所周知韓國聯賽給選手的薪水普遍比中國低,在物質條件上也是中國更加安逸,如果選手能在LSPL獲得機會和成長,相信韓國電競對他們的誘惑并沒有那大。
可惜LPL并沒有一雙發現人才的眼睛,又或者它有心無力。昔日韓國三星雙雄被中國挖空,過了兩三星憑借東拼西湊的選手再次戰勝中國隊,取得S6亞軍。可見很多時候選手的好壞并不是一個聯賽的致命點,而人才培訓體系才是決定聯賽質量的關鍵。

昔年三星十子
這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中國俱樂部青睞從韓國購買頂級選手,韓國俱樂部擅長從中國次級聯賽挖掘有潛力的選手培養,例如Blank在SHR時表現只能說是打卡,算不上頂級打野;但加入SKT之后,提升的不僅是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帶給他冠軍的底蘊和文化。網友經常戲謔道“廠長夢了一輩子的冠軍,小黑(blank)躺著拿到”。
伴隨著轉會期的到來,Faker要來中國的傳聞再一次遍布網絡,甚至還傳出EDG天價挖Faker來中國的爆料。可昔日deft、pawn來中時也是意氣風發、冠軍加身,直到離開時他們依舊保持著傲人的狀態,就算EDG雙雄也未能帶領EDG沖出8強,更何況Faker一人呢?
LSPL的名額早已價值百萬,不止一個圈內人爆料說次級聯賽淪為了買賣名額之地,選手們深陷泥潭而無法自拔。與其說中國次級聯賽變成了韓國人的大糧倉,倒不如說是中國將人才拱手送人。中國聯賽人才潛力和儲備絕不比韓國弱,造成這種局面,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