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晚10:51,馮大輝在他的知名微信公眾號小道消息上發了一篇7字標題的文章《微信應用號來了》并加了“微信是一個操作系統”這么一句導語,瞬間刷爆微信朋友圈。9月22日凌晨,微信公眾平臺對200個服務號發送了“微信小程序”的測試邀請。此舉被視為在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之后,微信推出的新一種公眾號類型——“應用號”,不過官方將其稱呼為“微信小程序”。微信方面表示,應用號目前只是測試階段,未來此類“小程序”的主體比較廣泛不管是個人、政府、企業、媒體,抑或是其他組織開發者,均可以申請注冊和使用“小程序”。

雖然還是在內測,但是“小程序”在發布之后還是引來了不少輿論的爭辯,但基本上都是針對APP應用的。人們開始不停對比兩者之間的相似與不同,優勢與短板,甚至我們可以在一些評論中看到“APP已死”這樣的字眼。兩位事件的“主人公”至今還沒有見面,網絡上人們卻已經給他們設計好了未來的路線。


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其必然原因,微信小程序是基于H5技術而成的,H5與APP之間的較量由來已久,加上微信巨大的影響力,人們先入為主的把這次的事件看成了是對APP行業的一次沖擊。不過H5畢竟只是移動端的web頁面,雖然它使得很多原本在PC端才能完成的工作成功轉移到了移動端,大大方面了我們的生活,尤其在制作游戲方面給很多的開發商和發行平臺提供了多種便利,但是畢竟其功能和容量有限,有許多事情并不能取代APP來完成,兩種新時代的工具各有其優點,但無論未來如何,至少現在還不是他們之間較量的舞臺。
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就要把目光回歸到微信小程序本身上去。
現在很多的商家都把目光放在了H5這項技術上,認為他們的未來已經可以通過H5技術來實現,其中尤以游戲廠商為盛。發行《傳奇世界》的蝴蝶互動,《我欲封天》的制作商北京夢啟科技,研發《古龍群俠傳》的廈門比悅等等都在H5游戲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我們都知道,研發與發行通常需要不同的公司來完成,很多廠商自己并沒有渠道將自家的產品推廣出去,只能依靠其他平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代理,而且由于H5技術所擁有的跨平臺能力,現如今的H5游戲已經不再是以往單純的頁游或者統一的游戲平臺發行,我們甚至可以在很多視頻節目的廣告中都可以找到H5游戲的身影。不止是傳統意義上的游戲發行平臺,很多知名網站也成為了游戲“發行商”,將自己的產品和節目連同游戲一通推廣。依靠著自己強大的用戶群體和知名度,有時反而會比傳統的游戲發行平臺收益更佳。因此廠商們通常也會糾結,我們的產品在哪一種平臺推廣更為合適,百花繚亂的發行平臺,讓廠商們也陷入了幸福的煩惱當中。
就在此時微信推出了小程序功能,我們試想如果此時微信小程序能夠成功,微信就會成為一個應用分發平臺,成為微信版的APP
STORE。加上騰訊在游戲業內的眼光和戰略手腳,我們已經可以想象微信可以成為一個大型的H5游戲發行平臺。

同時,這個平臺也許可以解決很多其他平臺無法處理的問題:
1.建立固定的游戲登錄入口
H5游戲的特點是即點即玩,我們在移動端游戲,但是隔天反而找不到登錄通道,如果有一個統一的游戲入口,讓玩家能夠更好體驗游戲的樂趣同時增加了用戶留存度,可以加大游戲的體驗度和壽命,為廠商帶來更多的利潤和價值。
2.可通過平臺即時研發和發行
微信小程序本身就與H5密不可分,廠商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本身來開發H5游戲,并借助其平臺推廣。一站式服務為開發商提供了不小的便利,省去了很多以往通過代理而產生的不必要開銷,研發完成直接發行,簡單便捷。當然這也需要微信小程序本身的功能及各方面的插件能夠跟上H5技術的發展變革。
3.無法比擬的用戶群和潛在玩家
微信的用戶量是我們有目共睹的,而且年齡分布極廣,手中的這款應用不再是年輕人獨有的通訊工具,可見微信它本身的影響力。因此如果擁有這樣一個龐大用戶量的應用成為一個游戲的發行平臺,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潛在的玩家,其結果不言而喻。
4.宣傳手段
當廠商和發行平臺還在為游戲的推廣絞盡腦汁的時候,微信只要輕輕一個推送,問題迎刃而解,這個能力其它平臺也智能望塵莫及了。

目前微信小程序還在內測階段,很多功能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其開放性和功能性我們通過微信平臺其它功能已經可以有所預見,相信在小程序面世的那一天,微信平臺和各大H5開發商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游戲平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