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娛樂聚焦”的微信訂閱號:FunYule
文/ 娛樂聚焦
2010年起中國電影實現票房騰飛之后,尤其是趙薇導演的《致青春》帶起所謂“青春片”熱潮,總票房成績高達7.26億,打開了青春、懷舊、校園為主題的影視發展方向。可惜絕大多數只有顏值和青春卻稱不上精彩的電影故事。
如果一部國產電影的簡介中顯示如下信息:星二代擔任導演、改編自著名網絡作家的青春小說、由兩位青春片出身的人氣女演員擔任雙女一號、主題則是閨蜜之間的三角戀;這樣的描述都有極大可能被冠名成一部爛片。但是這部電影的神奇在于,在四條都命中的情況下,還成了今年中秋檔的最佳口碑之作,這就是《七月與安生》。
就像惡人谷突然出了一個善良的小魚兒,寧榮二府里偏出了一個賈寶玉一樣的奇葩,《七月與安生》的口碑逆襲確實令觀眾、另焦爺大感意外了。
在郭敬明、韓寒、饒雪漫紛紛將小說搬上大熒幕,賺的盆滿缽滿之后,同樣在青春文學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安妮寶貝,才姍姍來遲的收獲了首部自己小說改編的電影。你以為這樣就圓滿結束了嗎?非也!焦爺細品了一番,這部電影并沒有順利“登堂入室”。此前,《七月與安生》的電影改編權曾落
在王家衛手中長達6年之久,就在這6年的時間沒有完成電影的拍攝,反倒讓《致青春》捷足先登,這并不合情理。青春片、三角戀、難登大雅之堂?這不免讓安妮寶貝冷血了一下。之后幾年輾轉找到了陳可辛擔任制片人,才得以讓這部小說再現熒屏。
有人說男人與男人之間才有真正的哥們情誼,女人之間想要維持那份最真實、最純粹的感情似乎總不能如愿。安妮寶貝找到了青春與友情沖擊力量,狠狠的“人性”了一回。《七月與安生》以校園為故事的開端線索,將女孩到女人的性格情感刻畫的精致。七月文靜乖巧,內心叛逆;安生表面直率張揚,內心缺乏自信。兩個人物形象刻畫了兩個完全對立人物形象。如果兩個姐妹一起走進電影院,應該會看的很尷尬吧,講真,那是一種無語的深情對視。
1998年開始,安妮寶貝陸續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作品,其中《告別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等成為她的成名作品。一個怎樣的小說套路,可以讓她逐漸紅的發紫,焦爺不禁反問?繼續往下看,或許你會發現人性與哲學一直是人們所關注、認可的主線。
以流浪、宿命、漂泊為題材,描寫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及精神狀況。這就是安妮寶貝的慣用寫作模式。從《七月與安生》到《八月未央》兩個同樣說青春、閨蜜、性格反差性的題材電影,無疑讓觀眾會有審美疲憊之感。9月2日上映的青春片《我們的十年》截止目前電影票房僅僅4249萬,此番較量,《七月與安生》以上映8天,9151.12萬的票房成績險勝。然而險勝并不代表逆襲成功。題材的相似不免讓觀眾對青春片給予“平行線的同路人”之稱。這對將在2017年上映的“一母同胞”的姊妹《八月未央》來說,票房的保證無疑讓安妮寶貝多忐忑幾個月。
鑒于小說本身篇幅有限,電影僅僅保留了基本的人物關系框架,在劇情和細節上都做了大篇幅的改編,著重展現了兩人對立視角的沖突。然而在演員的選擇上,《七月與安生》無疑是給觀眾帶來了一點小意外:馬思純一改《左耳》里黎吧啦的叛逆,變成了安分的優等生七月,氣質更寡淡的周冬雨則抽煙喝酒,挑戰起個性張揚的安生。雖然有種像拿錯了劇本,但對人性本身詮釋的也算“畫風”撲眼了。
《七月與安生》面對的真正的挑戰不在于觀眾對演員氣質的接受,而是將小說影像化之后對原著氣息的接受。安妮寶貝的文風曾經受到不少非議,但能夠接受的就是他字里行間里魔性的抑郁了。這種抑郁的情懷放入電影,多了容易狗血,少了不夠味道。《七月與安生》也是成了曾國祥或是陳可辛撓頭的作品。
被評價為“不俗的青春故事”電影,《七月與安生》一路通過了一個個生產暗礁:對于安妮寶貝來說,它的成功在證明,即使導演是年紀輕輕的曾國
祥,即使原著來自文藝腔極濃改編風險較大的安妮寶貝,即使主演馬思純周冬雨之前的作品在演技上并沒有太強的市場說服力,即使閨蜜、北漂、懷孕、復合這些劇情早已經被其他青春片反復演繹,在認真專業的改編、符合影視規律的再創作下,在陳可辛徐月珍這樣的把關人加持下,依然可以獨辟蹊徑、自成一派,成為合格甚至優異的影視產品。
這里不得不引起轉折,即使有升高的人性光輝、原著粉的鼎力相助。你還是會發現bug的存在感良多。喜劇片開頭、文藝片橋接、最后卻是懸疑片收尾。這種畫風突變,口味突轉的劇情無疑讓焦爺想到了《危情十日》。不免讓人覺得平鋪直敘的方式,有些索然無味。“東亞偶像苦情戲”也就這樣了吧!
2016年號稱電影的IP大年,然而,IP大熱的背后,則是大把的IP資源被糟蹋式浪費、胡亂改編上映,致使原著粉失望、新電影仆街、觀眾倒胃口。
So,在此焦爺只能長嘆一口氣《七月與安生》要接受現實。“青春”的質量還需要提高,這也是對影視行業的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