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演員,字無齒,號癱材,喜演戲,受玩家千夫指,然屢屢“春風吹又生”。
9月18日凌晨,國內電競俱樂部LGD的替補打野1ntruder在微博表示,如果遇到路人演也就算了,但在國服王者局碰到EDG的儲備隊伍中單當演員演自己,實在氣不過。并@了EDG官方微博聲討該名演員“為何這種人能打職業?”

這不是職業選手第一次在國服碰到演員。在一個月前,著名電競主播若風也曾在排位中碰到演員,不同的是,他為了一局游戲的勝利與演員商量,以雙倍的價格買演員收手正常打游戲,最終換的該名演員的私信認錯。
所謂的演員,就是利用在各個服務器高分段(一般是指服務器分段在鉆石二以上)同時在線的玩家比較少的情況,同時進行排位比賽,有很大的幾率被分配到需要請演員賬號的對手位置。

然后利用自己的演技(在不被隊友發現的情況下,讓對手獲得勝利。一般技巧有“空大,ADC危險走位,謾罵破壞氣氛……),送分給雇自己演的人。從而獲得人民幣或者QB方面的回報,用這種辦法來獲取利潤。換句話說,演員是另一種層面的代練。
職業選手由于普遍分段較高,碰到“演員”的幾率更大,而這樣“演員”造成的影響也會更加嚴重。
首先,職業選手打游戲是為了訓練自己的技巧,是工作內容。在高分段排位更加耗時,經常碰到一場游戲排半小時、一小時,也因此開始一場游戲時間成本較高。
但作為工作內容,“演員”不僅不能提供正常的游戲環境,反而利用“演技”破壞職業選手們的工作。盡管國服選手們經常去韓服訓練,然而國服依舊是最常使用的訓練環境。
其次,破壞游戲環境。如果說游戲商們厭惡哪些游戲方式,恐怕除了外掛就是代練。外掛屬于技術層面,尚可用封號、封腳本的方式來遏制;而演員、代練則因為人為有諸多不可預見性。

代練、演員毫無疑問的帶給游戲玩家惡劣的游戲體驗。如果連職業選手面對演員都無能為力,可想而知普通玩家碰到演員后會是何種下場。去年媒體曾曝光過國服龐大的演員團隊,有的演員甚至囂張道“不交錢別想上分!”,這不光是游戲體驗問題,已經涉嫌網絡敲詐。
最后,演員對中國電競的環境的破壞。1ntruder在今天凌晨微博中說的透徹:我氣的是國服高分段rank的環境,全部都是為了利益,夢想只不過是他們這些人的借口。這樣會導致那些新生血液沒辦法產生,lpl打來打去都是打了幾年的老人不斷的交替,就是因為rank的環境懂嗎?這就是最根本的問題。
何況這次是EDG的替補隊隊員,實力也在王者之間,打職業的選手還能做出“演員”行為,可見“演員”的成本之低、獲利之高。他們獲得了一時的財富,但毀掉的是中國電競的環境,甚至是這個游戲在中國的未來。

盡管ROIT對代練的處理越來越嚴格,也有觸碰高壓線的選手被禁賽,普通玩家代練被封號,但諷刺的是,在前兩天外媒揭露了Riot創始人之一Marc
Merrill在2012年涉嫌代練行為的真相。在找代練行為發生的四年后,Marc被媒體爆料后,才自罰自己一萬美金。
對任何一款競技游戲而言,公平的環境是核心,任何破壞這個核心的行為都將導致游戲的衰落甚至死亡。伴隨著競技游游戲而生的電子競技行業同樣如此,假若職業選手都可以無視規定無視行業準則肆意妄為,恐怕中國電競將永遠是那個扶不起的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