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9月6日消息(報道 李雪萌)“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大神的套路~”最近,一部《微微一笑很傾城》(以下簡稱“微微”)持續霸占熱門話題榜,這部號稱顛覆傳統偶像劇套路的電視劇的確摒棄了三大法寶 “車禍、癌癥、治不好”的傳統,但是這從頭甜到尾也是把觀眾齁得夠嗆。作為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來講,《微微》在早期就已擁有大批粉絲,可以稱得上是一部超級IP,原著中關于游戲場景的穿插更是極富新意,不僅收割一大批少女心,而且成功圈粉游戲迷,并獲得廣泛好評。今年這部超級IP被改編成影視劇進入觀眾視野,雖然背后有阿里大文娛為其布局營銷,將其推至互聯網爆款,但從電影和電視劇的口碑來看,表現差強人意。
五維聯動新模式,話題滿分后勁不足
近兩年,影視劇市場上出現不少影游聯動的作品。去年的《花千骨》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同名手游都賺足了觀眾眼球和好評。今年《青云志》上線,同樣的影游聯動,意圖再創《花千骨》神話,初期話題炒的夠熱,關注度與討論度也有,但后勁不足。而近期上線的《微微》更堪稱影游聯動升級版,將顧漫原著小說以“書、漫、視、影、游”五維聯動形式呈現。以IP為核心全面布局泛娛樂產業。數據顯示,影版《微微》登陸各大院線后成績不俗,首日票房近五千萬,奪得當然票房及排片率雙料冠軍,截至8月31日,累計票房達2.7億。8月22日開播的《微微》電視劇同樣表現搶眼,在優酷上線16小時內,播放量就超過3億,目前累計播放量突破40億不僅影視劇成績不俗,同名漫畫及八周年豪華典藏書的發售也有可觀表現。另外《微微》手游全面發布后,不僅快速攀升至APP Store付費榜前三,在各大安卓平臺也有亮眼成績。但是很快,《微微》在IP衍生品方面就出現了各種負面問題:影視劇在高收視、高票房的同時卻沒能收獲良好的口碑,游戲方面高開低走,在電視劇播出后期已從暢銷游戲榜單消失。這讓人不得不去重新審視這個IP和模式。
受眾定位偏差,創意新穎劇情無趣
《微微》之所以能有如此之高的話題度,一方面是幾位偶像演員的粉絲號召力,另一方面是IP本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拋開劇情來談,《微微》創意的確新穎,將虛擬的網游世界穿插進現實生活,虛擬與現實之間的來回切換是之前電視劇很少涉及的。但這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當電視劇將大部分筆墨來渲染游戲世界時,電視劇劇情本身會顯得過于單薄:兩個“網癮”青少年的狗血戀情奔現,全程甜蜜發糖,沒有一點跌宕起伏,是沒有了套路,但同時也失去了能抓住人心的東西,這也是造成它的評價兩極化的主要原因。
另外,既然是影游聯動,那么早于游戲上線的電視劇就承擔著為游戲開路的角色。但《微微》電視劇本身的受眾定位是有問題的,或者說電視劇與游戲之間的受眾定位是有沖突的。正常來講,有錢或有時間的大學生、上班族是這類手游的主要受眾,但是從電視劇的劇情和制作來看,顯然更適合懵懂無知的中學少女,但這類人沒錢也沒時間去玩網游,直接造成了高收視、低轉化的情況。
粉絲經濟是趨勢,但泛娛樂產業的核心還是IP本身
《微微》的高開低走讓我們必須正視這樣一個問題:泛娛樂產業鏈布局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數據顯示,近5年來我國泛娛樂核心產業均處于長線上升情勢之中,總產值已由1888億元增加至4229億元。泛娛樂產業鏈又分為三大層次:以網絡文學、動漫為主的上游孵化層,電影、電視劇主導的中游運營層,游戲、衍生品所占據的下游變現層。而《微微》成功的地方是它全面覆蓋了這三個層次,但對于最核心的IP本身卻出現了思考不足的問題。
目前行業中那些所謂的熱門IP已經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具有內容優勢,大多數是由于高頻曝光或者粉絲經濟推動?!段⑽ⅰ吩陔娨晞∩暇€前早已具有很高的話題度了,當然IP本身新穎是一方面原因,但更多的是因為兩位主演楊洋、鄭爽的粉絲效應。影游聯動其實是一個互相推動的模式,影和游其中一方存在短板都會影響其效果,這對于IP的選取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靠明星效應來拉動,會出現用吐槽聲炒話題的現象。就像《微微》一樣,再高的話題熱度也掩蓋不了它變成一部“給成年人看的動畫片”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