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電商的發展是否會顛覆傳統渠道一度成為熱門話題。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顛覆幾乎無可能,但它已經走上了和傳統渠道分庭抗禮的地位。隨著電商的發展,快消品在線化也呈快速發展狀態,發展速度甚至超過很多大行業。但從整體數據來看,實際的消費線上占比還處于一個極低的狀態。據相關數據統計,快消品實際消費比例線下高于90%,線上僅占7%。

“零售的本質是能夠給消費者最好的利益和最好的價值。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要讓消費者真正的信任你,還是在于每一天最重要關鍵的細節上。無論是資源全球化,還是產品全球化,在經營與運營上必須要深耕細節,精細化。”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天貓超市總經理江畔在7月14日在上海表示。
自去年啟動“杭州北京雙主場”戰略一周年以來,天貓超市已經成長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線上超市。未來一年天貓超市宣布將加倍投入,啟動“雙20億計劃”,持續在消費者端和服務端優化體驗,并挖掘更多優質品牌進入天貓超市。
江畔稱,從去年7月開始,天貓超市開始針對城市維度進行深度運營,除了本地化的營銷、選品外,物流方面也樹立了“當日達、次日達”的服務標桿。雙20億計劃中其中20億補貼于消費者,另外20億投入作為升級物流、供應鏈和商品結構。
背靠阿里天貓4.23億活躍用戶平臺,天貓超市呈超過行業三倍的速度增長和發展。除雙20億計劃,天貓超市還將引進全球知名零售商;本地化運營升級;“一路向北”完善等。
自4月份開始,天貓超市與麥德龍達成深度合作,接下來7、8月份天貓超市宣布也會引進像德國的Inferno和西班牙迪亞進入天貓超市平臺。借助其采購資源和體系,能夠進入更多的優質的進口的好的產品。
麥德龍集團電商總經理陶源表示,進駐天貓超市的原因第一為我們最早提出的打通雙通道的愿景,與天貓國際和天貓超市的雙通道,所有國外商品進入中國,是通過同一個渠道,一方面在跨境旗艦店上銷售,另外一方面可以進入到天貓超市;第二為通過與天貓超市的合作能夠接觸到中國消費者。我們花了五十一年時間把貨從歐洲搬到中國來,天貓超市花了五年時間把最后一公里打通了。除此外,天貓國際與天貓超市均可以提供大數據參考與分析。
據江畔介紹,進口商品是天貓超市深度運營的類目之一。隨著國內網購用戶的消費升級,人們對進口食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天貓超市也將進一步鞏固大進口策略。“貨源全球化,運營卻必須本地化。”江畔認為,線上超市的效率明顯高于線下超市,但本地化經營能力卻需要提升。因此天貓超市會增加本地強建,在重點城市招聘本地化運營人員。增加更多本地化產品,比如上海的光明牛奶,北京的燕京啤酒。
今年三季度前,天貓超市和菜鳥網絡還將新開一批倉儲,使天貓超市專用倉從目前的11地分倉升級為19個大倉,將11城本地化運營升級為31城本地化運營。
“一路向北”指的是天貓超市、天貓、阿里體系的一個方向和側重點。江畔說:“城市對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天貓超市絕大部分人群還是在我們的城市,我們去年第一個城市是北京,接下來是上海,今年到現在已經擴大到11個重點城市,接下來會擴大到全國超過30個城市以上的重點城市。”
“雙20億計劃”補貼消費者+提升服務
去年7月以來,天貓超市投入超10億元對消費進行補貼,讓天貓超市迅速成長。江畔表示,天貓超市將繼續重金投入,啟動雙20億計劃補貼消費者的同時打造供應鏈、商品結構和服務升級。
在消費者補貼方面,貓超會延續打出低價牌:紅包、滿減、貴一賠十、商品補貼、買二付一等活動,維持天貓超市在市場中擁有具競爭力的價格。同時,優化供應鏈和商品結構,提升商品的在架率和周轉率,降低損耗,提升效率。
在物流層面,天貓超市和菜鳥聯盟將繼續通過“倉+落地配”的模式,在全國完善倉儲配送網絡。即在核心節點城市設立倉儲配送中心,整合各地服務能力強的落地配企業,輻射周邊城市配送,以實現最短的路徑達到最快的配送時效。依靠菜鳥聯盟的配送體系,貓超已經實現在全國近700個區縣實現當日達和次日達。
在服務端,天貓超市將在未來一年打造次日達、當日達、半日達、預約配送、未準時送達賠付、上門取退、無憂退換、7天無理由退換、幫帶垃圾、紙箱回收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