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對于個人是這樣,對于企業,更應該是如此。
老羅在給《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傳》中文版寫序時說,聯網帶來的繁榮景象和由此帶來的對生活質量的顯著改善,常常使得我們活在某種虛幻的感覺當中:我們的世界好像一直走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光明道路上。
然而,并不是。近年,某些把人工智能應用在送外賣產品上的公司,一而再再而三的因為“醫療廣告”問題被人民大眾群起而攻之,似乎讓我們覺得,這個世界沒有指望了。
但好在有一些公司,仍然在踐行自己作為企業公民的責任,比如Alphabet、Apple。那么,在某些公司賣貼吧、推廣莆田系醫療廣告的同時,Alphabet、Apple這些公司在利用互聯網技術改善醫療方面都在做什么?
★ Alphabet:用科技讓生命醫學技術更加完善和發達
谷歌公司在去年年底重組,新公司名為Alphabet,原谷歌旗下的生命與科學部門成立了新公司Verily。同時,Alphabet旗下還有一家研究對抗老化的公司Calico。
Verily公司的官網上,介紹該公司使命是“融合科技與生命科學,揭開關于健康和疾病的新真相”。
Verily旗下擁有大批知名科學家,帶頭人是Andy Conrad博士是美國National Genetics Institute的聯合創始人,CTO是華盛頓大學終身教授BrianOtis博士,Brian Otis也是智能隱形眼鏡項目的帶頭人,首席醫療官是哈佛醫學院心臟科專家Jessica Mega博士。
此外,在2015年9月,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中心(NIMH)所長Thomas R. Insel宣布辭去NIMH職務,加入Alphabet生命科學部門,專注開發管理心理健康的應用。
當前階段,Verily公司主要研究一些常見疾病,包括癌癥、心理健康、心血管疾病等。同時,他們還致力于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引入大眾市場。
Verily公司目前在研發多個項目,包括新型診斷硬件以及各種手術工具,其中廣為人知的就是與瑞士諾華制藥合作開發內置葡萄糖傳感器的智能隱形眼鏡。
Calico是Alphabet 2013年開始投資的一個項目,媒體多以 Google 想要挑戰死亡來形容Calico,事實上,Calico 所做的是以醫療方法對抗和老化相關的疾病。
Calico相比Verily更像是學術研究機構,總裁Levinson 是基因科技(Genentech)CEO,其他的科學家還包括遺傳學家 David Botstein、專長為研究特別長壽的哺乳類動物的德州大學圣安東尼奧醫學中心生理學家 Shelley Buffenstein、著名的細胞生物學家 Dan Gottschling,還包括加州大學老化研究的帶頭人、分子生物學家Cynthia Kenyon。
除了上面兩家高大上的公司之外,Alphabet也在移動互聯網方面做了比較親民的健康醫療方面的工作。2014年6月,Alphabet推出了健康追蹤應用開發平臺——GoogleFit,為第三方健康追蹤應用提供收集數據、存儲數據的API。
2015年6月,Alphabet證實他們正在測試一款健康相關的軟件套件Study Kit,由Android、iOS的應用程序,以及Chrome擴展插件組成,這也是其Baseline Study項目的試點。
Baseline項目由Google X部門負責,這一項目在斯坦福大學和杜克大學曾進行過有限的試驗,試驗將會從數千人那里獲得醫療數據從而打造一個理想的人類健康圖譜。
此外,Alphabet也進行過一些其他關于醫療健康的項目:
2014年9月,收購生物技術公司Liftlabs,生產電子勺子,以幫助帕金森患者“正常吃飯”。
2015年2月,Google X推出了醫用測癌腕套。
2015年6月,發布了“提花計劃”,進軍智能服裝領域。
★ Apple要做最大移動醫療數據平臺
蘋果公司的健康項目主要三種:應用開發框架HealthKit平臺、使用移動設備展開醫療研究的ResearchKit、幫助人們改進醫療水平的CareKit。
蘋果公司在2014年6月的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HealthKit,利用追蹤設備,當時HealthKit可以收集50-60種數據,包括活動追蹤,生命周期,血壓數據等。但隨著可穿戴設備的不斷普及及技術進步,未來HealthKit可收集的數據種類一定將越來越多。
2015年3月,蘋果推出ResearchKit平臺,作為一個開放式應用平臺,ResearchKit允許醫學界專業人士創建診斷類APP,接入iPhone、ipad等設備收集患者數據。
蘋果一直在研發升級ResearchKit,想借此幫助醫療研究者更好的獲得數據,提早預防疾病的產生或記錄疾病的病變歷程,以求讓很多疾病得到治療。另一方面,用戶可痛過ResearchKit對病情進行檢測、預測,以防突然病變,全新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改善醫療、保健。
相對來說,ResearchKit是面向專業人士,為了進一步更好的利用HealthKit的數據,蘋果在今年3月份又推出了CareKit,一款開源軟件框架,開發者可以利用它自帶的追蹤和分享功能打造醫療保健應用。
基于Carekit打造的應用產品,能夠幫助用戶更輕松地跟蹤了解他們的醫療計劃,監測癥狀及使用藥物情況;并為用戶提供深入的信息,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還可以實現與醫生、護士及家庭成員之間的信息共享,令用戶可以在其自身的健康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4月底,隨CareKit一同首發的共有4款應用,通過它們,用戶可以追蹤自己的醫療保健計劃,記錄自己的癥狀,了解治療是否有效并與醫生和家人分享病情信息。
首發的四款應用中,Glow Nurture和Glow Baby幫助準媽媽隨時與醫生預約,并將懷孕期間的情況及時反饋給醫生。名為Start的應用則可以幫助抑郁癥患者監測癥狀,提醒吃藥并定期生成評估報告。報告生成后還可通過CareKit發給主治醫生,以便醫生及時了解你的病情。One Drop可以追蹤糖尿病人的生活情況,如疼痛、饑餓和眩暈的程度,病人還可輕松的將這些問題反饋給醫生。
在3月的發布會上,蘋果公司COO Jeff Williams還介紹了利用CareKit開發的其他兩款應用,其中一款針對的是帕金森患者,在App的界面上可以看到很多患者的信息,人們可以通過這款App評估自己在接受治療后的表現。
據Jeff Williams 介紹,包括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UCSF、JohnsHopkins Medicine在內的六個研究機構都將使用這款APP評估帕金森患者接受治療的情況。
除了發布各種產品,蘋果也與多家醫療機構達成了合作,因此也有人說,蘋果越來越像是一家醫療健康公司了。
基于海量蘋果用戶群,以及未來將會出現的海量可穿戴設備,蘋果的醫療生態將能夠形成真正的醫療大數據。除了能夠幫助普通用戶診斷個人生理健康問題之外,這些數據還將幫助各類醫療機構進行疾病研究。
其實除了Alphabet和蘋果之外,其他科技巨頭也都在積極入局醫療健康領域,比如微軟,早在2006年,微軟就曾收購醫療數據庫軟件Azyxxi,首次進入醫療信息技術領域。2007年,微軟發布了個人健康管理平臺HealthVault,讓用戶線上維護自己的健康記錄。
2009年,微軟又收購專注于醫療保健行業的軟件廠商Sentillion,和微軟的Amalga UIS系統相結合,讓醫護行業的專業人士更容易獲得各種IT應用程序和病人資料,從而為病人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2013年9月,微軟發布XboxOne的同時上線了Xbox Fitness個人體感健身服務。2014年11月,有媒體報道微軟在研發一款旨在幫助盲人和弱視群體出行的頭戴式耳機,為盲人提供導航服務。除此之外,還有一款為盲人和弱視群體打造的名為 Alice Band 的腕帶。
此外,微軟也有自己的醫療數據平臺Microsoft Health,可以把不同的健康和健身設備中搜集的數據進行整合,并安全的存儲在云端。用戶也可以把已經存儲在微軟健康平臺云端的數據與自己在不同的設備中獲取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并為開發者提供APP以及開放API等整套設施。
文章轉載自:搜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