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是未來社會最大的動力之一”,馬云在2016中國綠公司年會的“10人看10年”專場上表示:“人們對自我的評價,無論是好與不好,都是因為想象力不夠,大家覺得BAT很了不起,同樣是因為想想力不夠,其實我每天都如履薄冰,互聯網企業很難過,我的每一天都像一年那么難過,我的每一年都像過了十五年那么難過。”

馬云說,自己常常在想,如果有下輩子,自己一定不會把企業做成這么大的規模和影響力,一定不會把企業做上市,“不在于做多大,而在于做多好”。他表示:“我能判斷未來的二三十年,卻無法判斷明天。”因為對于馬云而言,明天的事情很快就能證明,同時,他也呼吁企業一定要敢想,只要敢想才會有未來,“如果無法判斷未來二三十年的形式,就沒辦法判斷這兩三年”。
馬云認為,對于企業而言,永遠要判斷國家和企業的政策,社會會出現怎樣的問題,去想象二三十年后的結果,如果有不好的結果,那么如何去改變結果解決問題,他認為:“做企業,切忌今天做明天收成。”
關于馬云一直提到的想象力的問題,他認為,中國的“教”做的不差,但未來應該在“育”上面做更多的投入,所謂“育”是文化、體育、想象力,創新力和創造力是玩出來的,中國的孩子玩的少,所以教育的問題有可能會成為中國未來的問題。
”聰明是知道如何獲取,智慧是知道什么是我不要”,馬云認為:“未來的三五十年,人類要學會放棄什么,只有知道什么是不要,才能走的更遠更久,才可以把握好未來。”而對于企業家,他認為,國人需要有信仰,企業家必須要有信念,信念就是為未來的堅定不移,要對昨天感恩,對明天敬畏,對今天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