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晚間,比亞迪發布三季報。2025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1949.85億元,同比下降3.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2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2.60%,降幅遠超營收。受此影響,比亞迪2025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3.33億元,同比下降7.55%。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季度營收下降為4年來首次。在速途網看來,比亞迪處于“戰略性投入期”與“短期盈利陣痛期”的交織階段,正在犧牲短期利潤以換取長期戰略地位。
營收、利潤雙下降的背后:重研發,行業競爭加劇
與第三季度營收和歸母凈利潤下降相對應的是,比亞迪在前三季度研發投入達437.48億元,同比增長31.30%,彰顯了比亞迪對技術創新的持續高度重視。此外,資本化的開發支出從2025年初5.08億元增長至三季度末31.48億元,增長519.65%。
今年以來,比亞迪已經發布多項自研技術并量產。
2月,比亞迪發布“天神之眼”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其中天神之眼C首批上市搭載21款車型;3月,比亞迪密集發布,先是聯合大疆發布智能車載無人機系統“靈鳶”,隨后超級e平臺技術,在唐L、漢L車型實現兆瓦閃充,同時全球首款智能懸浮車身控制系統——云輦-Z發布,該系統搭載于仰望U7。
此外,比亞迪在今年8月宣布第五代DM技術再進化,NEDC工況的百公里虧電油耗再降10%,刷新至2.6L。9月,仰望U9X憑借496.22km/h的全新成績取代燃油車登頂全球汽車極速榜首,該車搭載全球首個量產全域1200V超高壓平臺。
巨額的資本開支和研發投入,表明比亞迪正為未來的技術迭代和市場份額爭奪戰做長期準備。
但行業競爭加劇因素同樣不容忽視,這也使得比亞迪降低了2025年的銷量目標。
2024年,比亞迪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27.2萬輛,同比增長41.26%。2025年初,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高調宣布2025年的總銷量目標為550萬輛,比上年提升近30%,其中海外市場80萬輛以上。時間來到今年9月,比亞迪將2025年銷量目標下調至460萬輛。
根據比亞迪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比亞迪累計銷量為326萬輛,同比增長18.64%?。?按照全年目標460萬輛來算,目前已經完成70.87%。

如果單看第三季度的三個月,其中比亞迪9月的銷量出現了同比下滑的現象,下滑幅度達5.5%,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2024年3月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滑。

??而從行業來看,吉利汽車今年前9個月累計銷量2170189輛,同比增長46%,已達到2024年全年銷量,2025年銷量目標達成率72%。其中,被認為“摸著比亞迪過河”的吉利銀河累銷87.5萬輛,同比增長206%,其車型星耀6對標比亞迪秦PLUS、銀河A7對標比亞迪秦L、星耀8對標比亞迪漢DM-i,而直接對標比亞迪海鷗的吉利星愿更是今年前9個月中國市場唯一交付量超過35萬輛的車型,如今吉利銀河已被調侃為“追著比亞迪打”,這對比亞迪今年的銷量產生了直接影響。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品牌瞄準了開拓20萬級一下的市場,去年8月上市的小鵬MONA連續14個月月交付過萬,本周第20萬輛整車下線,蔚來推出子品牌“firefly螢火蟲”,6.28萬起售的北汽極狐T1上市即熱銷,一定程度上也搶奪了比亞迪的市場。
比亞迪Q4的底牌:全球市場以及持續上新
盡管市場激烈,距離年度銷量目標還有134萬輛(意味著月銷量需要達到44.66萬輛),但速途網在梳理比亞迪近幾個月的動作之后發現,其仍然擁有底牌,全球化與持續推出新車型或成為其增長核心。
事實上,在比亞迪的半年報中,海外市場增長已經非常明顯。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海外業務營收達1353.5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0.5%,占比已達到總營收的36.5%。而從前9個月來看,比亞迪海外市場銷量達69.71萬輛,同比增幅高達136.00%。
本月,比亞迪第14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巴西乘用車工廠正式下線,而比亞迪進入巴西已逾11年,在巴西已擁有超17萬名車主,并連續兩年成為巴西新能源市場銷冠。

幾日前,比亞迪為日本市場量身定制的K-EV BYD RACCO全球首發,并同步推出“純電+混動”雙線策略,正式引入其在日本市場的首款插電式混動車型海獅06DM-i。比亞迪計劃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純電及混動車型的布局。目前在日本已建立66家銷售據點,渠道網絡正穩步拓展。
在全球化之外,速途網注意到,比亞迪方程豹品牌銷量今年明顯增長。近日,方程豹汽車20萬臺銷量達成,平均成交價23.88萬,從10萬臺到20萬臺僅用了5個月這得益于方程豹今年推出了鈦3與鈦7兩款新車型。
與此同時,比亞迪在推出新車策略方面,也出現了一些變化。一方面,由于2026年起車輛購置稅政策的要求,比亞迪加推了純電續航里程超過100公里的混動車型;另一方面,速途網注意到,本月新發布的2026款秦L DM-i推出了無智駕的128KM進取型版本,這意味著比亞迪希望給消費者智能化之外的選擇。
花旗最新研報預計,比亞迪今明兩年的銷量將分別達到467萬輛和539萬輛,核心驅動力是高端品牌的持續增長、在插混領域的絕對技術優勢、更完整的產品矩陣和強勁的海外銷量增長。
所以,短期來看,比亞迪正在處于“盈利陣痛期”,但從長期來看,這也是“戰略性投入期”,營收利潤雙降是比亞迪在行業激烈競爭環境下的主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