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自動駕駛公司文遠知行WeRide(Nasdaq:WRD)創始人兼CEO韓旭在公開訪談中說:“企業最重要的一點是通過技術創造價值、產生利潤。文遠知行不可能一直‘燒錢’。”
2025年第二季度,面對自動駕駛的商業化大考,文遠知行交出了優秀的答卷。根據財報,文遠知行二季度營收1.27億元,同比增長60.8%;Robotaxi業務二季度營收4590萬,同比大幅增長836.7%,創公司成立以來單季度新紀錄;Robotaxi業務占二季度營收比例大幅提升至36.1%,創2021年以來單季度歷史新高;毛利同比增長40.6%,增速穩步提高;Robotaxi安全運營超2,200天;成為全球唯一一家旗下產品擁有六國自動駕駛牌照的公司。

韓旭曾談及,自動駕駛規模商業化道路上挑戰有三個:一是軟硬件一體的技術方案是否穩定與可靠;二是投資回報率是否符合市場需求與預期;三是各地區不同的準入許可、運營范圍等是否足夠放開。
二季度的財報成績彰顯文遠知行的商業規模效應日益清晰,本文將以此為例詳細探究自動駕駛企業實現規模商業化的范本。
商業化的關鍵轉折期
從行業發展階段來看,自動駕駛行業正處于小規模商業化向大規模的關鍵轉折期,而技術突破和成本控制是兩個關鍵推動因素。
自動駕駛從來不缺足夠吸引人的發展前景。以Robotaxi為例,巴克萊報告預計Robotaxi行業將在未來五年迎來加速增長期,且中國Robotaxi的單車制造成本已降至3.5-4萬美元。
同時,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30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美元,到2035年,自動駕駛將為相關企業帶來超過3000億至4000億美元的收入。
成本方面,得益于核心技術的突破與核心硬件的量產,自動駕駛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芯片領域的“摩爾定律”延伸到自動駕駛行業。比如,激光雷達的成本已由2020年的1萬美元降至千元級別,曾經業界常見的“制約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是激光雷達價格”言論已銷聲匿跡。
此外,早期自動駕駛的運營成本依賴車內安全員與遠程安全員的雙重配置,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但隨著各種純無人運營Robotaxi的試點應用,以及1對多遠程輔助系統的逐漸成熟,運營成本的逐步下降也是行業重要趨勢之一。
這些因素都為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提供了助力。除開行業共性紅利,文遠知行憑借自身獨特的優勢走到了行業發展前列。
通過技術突破,文遠知行提供了新的降本方案。7月21日,文遠知行推出了與聯想車計算共同研發的、搭載NVIDIA最新一代DRIVE Thor X芯片的HPC 3.0車規級計算平臺,并率先在公司全新一代Robotaxi GXR上應用。

(文遠知行HPC 3.0平臺)
由此,文遠知行GXR也成為全球首款搭載NVIDIA DRIVE Thor X芯片的Robotaxi,擁有高達2000TOPS的算力。這不僅為文遠知行在一段式端到端和VLM、VLA等多模態大模型等前沿技術上搶占先機,還助力GXR自動駕駛套件成本下降50%。此外,HPC 3.0還高度集成以太網網關、CAN網關、慣導定位、碰撞檢測等功能模塊,實現量產成本和售后維護成本的同步下降,平臺全生命周期總成本(TCO)相比前代降低84%。
韓旭表示,HPC 3.0平臺在GXR上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文遠知行Robotaxi的可靠性和響應速度,也讓商業部署成本大幅下降。
自動駕駛行業多年前就已解決了“技術可行性”的疑問,而隨著成本下降、社會接受度提升、各項試點應用有條不紊鋪開,“商業化可行性”也不再是問題,下一個關鍵轉折點,正是市場最關注的“盈利可行性”,也就是盈虧平衡。
那么,靠什么才能邁過盈虧平衡點呢?
大規模應用是盈虧平衡的“解藥”
要討論自動駕駛的盈虧平衡,規模化是繞不開的話題。
從商業角度來說,大規模部署與應用是平衡自動駕駛企業成本與營收的重要路徑,也是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保障。
自動駕駛的規模越大,就能倒逼芯片與傳感器制造商優化產線、提高產量、降低硬件價格,進而壓縮部署和運營成本,以實現良性循環。同樣,部署規模越大,所積累的真實道路數據越多,應對極端天氣、惡劣路況、突發事件的感知決策能力就越強,模型進化速度越快,研發成本也能同步降低。
從行業發展角度而言,大規模部署所積累的道路數據與用戶體驗,既能優化技術路線,也能直面社會倫理問題,以此證明技術可靠性、社會適配性與商業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隨著越來越多地區的實際體驗,民眾對無人車的態度也將從謹慎變得更加開放,接受度更高。
一言以蔽之,大規模應用是自動駕駛行業邁過盈虧平衡的解藥。
而要實現大規模應用,先決條件就是政策。只有政策足夠開放,連點成區,連區成片,做到大范圍的地域開放,甚至全城開放,自動駕駛才可能大規模落地。所以,可以說在自動駕駛行業,得牌照者得天下。縱觀全球,文遠知行是自動駕駛牌照覆蓋市場最多的科技公司。
7月28日,文遠知行宣布獲得沙特阿拉伯頒發的自動駕駛牌照。這意味著,文遠知行成為全球唯一一家旗下產品擁有六國自動駕駛牌照的科技公司,涵蓋中國、美國、阿聯酋、新加坡、法國和沙特。這一牌照優勢在公司的自動駕駛規模上也得到了體現。當前,公司運營的自動駕駛車輛超過1300輛,五條產品線三大場景全覆蓋,在中東擁有最大規模Robotaxi車隊,更不用說它一直在持續擴大車隊規模——比如阿布扎比的Robotaxi車隊自2024年以來就增長到3倍。
造血能力、規模化能力顯現
建立了技術、成本、政策先發優勢的文遠知行,在造血能力、規模化落地能力上有了可量化的顯現。
根據財報,2025年一季度,文遠知行總營收7244萬元,二季度為1.27億元,環比增長75.3%;一季度Robotax營收1610萬元,二季度為4590萬元,環比增長185.1%;Robotaxi業務占公司總體營收比例由一季度的22.3%增長至二季度的36.1%;未來5年,文遠知行與Uber還將新增15座國際城市,規模化部署Robotaxi,相關業績有望進一步拉高。
這也表明,文遠知行當前的業務布局具備成長性,營收增長給全球化步伐打下強心劑。在經歷多個國家與地區業務拓展后,文遠知行的商業可行性日益清晰,全球范圍內核心業務多面開花,正不斷彰顯公司的商業價值。
中東地區政策友好、利潤豐厚、需求強烈,是自動駕駛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過去半年,文遠知行在中東頻頻落子,動作迅速,很快將其打造為自己的業績支撐重點。
憑借沙特阿拉伯的自動駕駛牌照,文遠知行可在沙特全國范圍內部署Robotaxi服務。當前已與Uber及當地合作伙伴Ai Driver在利雅得開展試運營,覆蓋哈立德國王國際機場及利雅得多處核心區域,預計于2025年底在利雅得提供全面的Robotaxi商業運營服務。

(文遠知行Robotaxi在迪拜)
除Robotaxi外,文遠知行的無人掃地機(Robosweeper)S1也進入沙特,在利雅得落地中東首個商業化運營的自動駕駛環衛項目。
在阿布扎比,文遠知行Robotaxi車隊規模自2024年以來增長到3倍,運營區域新增阿爾雷姆島、阿爾馬里亞島,總服務范圍覆蓋阿布扎比近一半核心城區,訂單量預計翻倍。2025年,運營范圍還將拓展至哈利法城、瑪斯達爾城及更多區域。
在迪拜,文遠知行、迪拜道路與交通管理局(RTA)及Uber三方攜手落地部署商業化Robotaxi出行服務,預計今年內開啟試運營,2026年第一季度實現純無人商業運營。
中東之外,歐洲、東南亞和中國大本營,文遠知行提供的自動駕駛服務也亮點頻頻。
在歐洲,文遠知行與雷諾集團再度合作,為2025法國網球公開賽提供現場唯一的L4級自動駕駛小巴接駁服務。這是文遠小巴第二次為法國網球公開賽提供接駁服務,并且今年新增了夜間服務時段,既能為賽事觀眾提供更大的便利,也體現了文遠小巴L4級自動駕駛在夜間復雜城市環境中的穩定表現。
同時,在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LTA)的支持下,文遠知行自動駕駛小巴Robobus在新加坡RWS圣淘沙名勝世界開啟純無人運營,成為東南亞首款實現“車內無安全員”運營的自動駕駛車輛。
在上海,7月25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5)期間,文遠知行攜手奇瑞汽車、錦江出租,成功獲準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開展基于法規的主駕無人公開道路載人自動駕駛出行示范應用服務,標志著文遠知行Robotaxi正式打開全球第10城。

(文遠知行賦能的奇瑞Robotaxi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提供服務)
隨著運營規模的日益擴大以及技術降本紅利,Robotaxi單車經濟性有望持續改善,以此成為提升文遠知行盈利能力的強大推進器,這也將為全球自動駕駛企業追尋的盈利路徑提供新的破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