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大模型之家(damoaihome)
作者┃王殿漪
7月24日上午,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融合應用大會上,騰訊公共事務總經理高大為發表了主題為《數智共生·生態共融:AI與產業的融合發展之道》的演講。
高大為在演講中提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速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以及工信部等主管部門的頂層設計引領下,AI技術正在深入產業一線。而深耕技術、豐富場景、開源合作、向善發展,是 AI 高質量賦能產業發展的關鍵,隨后結合騰訊的實踐展開了具體闡述。
高大為表示,深耕創新是打破周期壁壘的根本力量,騰訊過去一年投入707億元用于核心技術研發,在大模型、數據庫等領域取得突破,比如混元大模型推出多個升級版本,分布式數據庫TDSQL實現金融領域國產替代。
他同時指出,場景融合是突破能力邊界的關鍵路徑。騰訊通過 “四個加速”策略,將混元大模型融入多條業務線,比如微信中的AI“元寶”,以好友形式幫助用戶解讀公眾號文章、解析聊天文件和圖片,用戶獲取內容后可一鍵轉到騰訊文檔智能沉淀,再進一步轉到ima知識庫,形成專屬AI寫作助手,未來有望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智能化服務;開放共生是構建健康行業生態的核心策略,騰訊混元大模型對多模態開源,還優化 DeepSeek通信框架,與榮耀合作部署 DeepSeek-R1服務提升手機AI運行效率,并攜手合作伙伴在三十多個行業拓展應用。

“社會價值是產品技術迭代的永恒指向?!备叽鬄閺娬{,騰訊始終堅持“AI 向善”,希望讓每一份善意生根發芽,帶動行業形成守正創新、回饋社會的良好生態。騰訊將 AI 下沉到鄉村,為村級服務和農業生產提供支持并用于邊遠地區疾病篩查、甲骨文破譯和文物煥新等?!?/p>
“展望未來,騰訊愿與行業伙伴一起,推動 AI 技術更廣泛地解決行業痛點、服務民生難題,讓數字技術更好服務市場和產業,共同譜寫人工智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p>
以下為高大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趙總工,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騰訊公司的高大為,很高興作為第一個上來發言的拋磚引玉的磚,和大家共同探討AI賦能產業發展的美好愿景。
首先,特別感謝中國互聯網協會搭建的這個平臺,在過去24年里始終如一推動行業守正創新,共同發展。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速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我們也看到了工信部等主管部門圍繞落實這一戰略開展了深入的頂層設計,讓整個行業為之振奮。引領著我們加速推進研發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把代碼落在鄉鎮、城鎮和廠礦車間。
AI浪潮奔涌向前,層出不窮的技術創新和豐富的應用場景正在催生著新一輪產業格局重構。關于AI技術的創新與融合應用我想大家都有各自的答案。我們認為深耕技術、豐富場景、開源合作、向善發展,是高質量賦能產業發展的關鍵。下面我結合騰訊的實踐談幾點思考。
第一,深耕創新是打破周期壁壘的根本力量。
AI為這個時代按下了加速鍵,第一次打破了摩爾定律,以周為單位來孕育技術突破。很多人在奔跑的同時,我們認為如果不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下工夫,我們的數字經濟就像在沙灘上起高樓,難以維系。所以過去一年,騰訊投入707億元用以核心技術研發,就是為了能夠引領技術創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在大模型領域,我們既致力于快,也致力于廣。年初騰訊混元大模型發布了新一代的“快思考”模型Turbo S,主打一個“快”;4月份混元3D生成模型也全面升級,實現了超高清的幾何細節建模,從標清升級到了超清畫質。6月,混元圖像2.0模型正式發布,得益于超高倍率的圖像編碼解碼器和全新的擴散架構,我們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實時生圖。還有端到端的語音通話模型混元Voice,能夠實現低延遲語音通話,而且擬人化和情緒利用能力明顯提升。正是這些在核心技術領域沉淀突破成為了我們應對卡脖子這些外部挑戰的勇氣之源。我再舉個例子,比如我們提到數據庫,以往大家一定會想到Oracle,但是騰訊自己打造了一個分布式數據庫TDSQL,在處理高并發和可靠性方面已經超越了國外的數據庫。在金融這個對數據庫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領域,現在完全實現了國產數據庫的替代,這個就是技術的深耕和創新。
第二,場景融合是突破能力邊界的關鍵路徑。一項新技術的價值往往不是由技術本身決定的。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TCP/IP協議,其實是在上世紀70年代誕生,但只有到萬維網的發明才真正發揮作用。同理,AI發展軌跡不僅僅是大模型技術參數的比拼,而是會進入一個“技術創新-技術擴散-技術再創新”的上升路線之中。我們認為,好產品是技術擴散的關鍵載體。為此我們提出了“四個加速”:加速大模型創新,讓AI更懂世界;加速智能體應用,讓AI從思考到行動;加速知識庫建設,讓AI更專業;加速基礎設施的升級,讓AI更經濟。實現讓每個企業都成為AI公司,讓每個個人都成為AI加持的超級個體。
以混元大模型為例,它已經深入融入到騰訊各個業務線:比如微信AI搜索、AI翻譯、微信讀書、企業微信等等,這些產品又會圍繞用戶需求形成一個協同生態。比如我們在微信里搜到一個AI叫“元寶”,它是以一個“好友”的形式出現的。這個“元寶”可以幫助我們解讀、總結公眾號文章或者幫助我們解析聊天的文件和圖片。在“元寶”這個“朋友”一問一答中我們會獲得一些想要的優質內容。獲得之后怎么辦呢?我們可以一鍵轉到騰訊文檔進行智能沉淀管理,這些積累的文檔還可以進一步轉到ima知識庫里,形成只屬于自己的獨特的AI寫作助手。這些智能化連接和場景化業務生態,為打造各種能力的智能體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我認為未來可以為用戶提供從生活到工作的全天侯一站式的智能化服務。
第三,開放共生是構建健康行業生態的核心策略。
剛才很多領導都在講開源、開放。作為最早擁抱大模型開源企業之一,騰訊是持續在深化開源共享。目前我們混元大模型已經對文本、視頻、圖像、3D生成等多個模態全部開源。開放也帶來了用戶的支持和喜愛,像混元大模型在開源社區總星級已經超過3萬,多次問鼎國際積極學習社區的第一名。我們針對DeepSeek開源的通信框架也進行了深度優化,能夠跨越多種網絡環境,實現性能的顯著提升,而DeepSeek也稱這是一次“重大的、加速的代碼貢獻”,堅定了騰訊在人工智能與開源軟件方面的深耕。此外我們還攜手合作伙伴在政務、醫療、教育、金融、文旅、工業、零售等等三十多個行業來拓展大模型的應用場景。
在和榮耀手機合作中,基于騰訊云加速能力我們部署了DeepSeek-R1服務,讓手機的AI運行更快更穩,推理提速54%。在與絕味食品合作中,由騰訊企點發起活動的點擊率比人工策劃的方案高出40%,轉化率提升25%。今年高考結束后我們協同合作伙伴推出了首個高考志愿填報智能體,幫助考生快速生成志愿填報的參考方案。通過上述開源的合作,我們把自身技術積累轉化為跨行業的共同財富,加速AI技術在不同行業的應用。
第四,社會價值是產品技術迭代的永恒指向。
自從AI出現以后我們面臨著一個永遠的話題,就是人與AI如何和諧相處。我們認為在思考AI創新的同時,要把社會價值放在首位,只有AI不斷向善,形成人與社會的信任基礎,才能遷移生態的蓬勃發展?;谶@個愿景,我們也在開展各種探索,比如在鄉村發展方面我們推動AI下鄉,讓村級服務平臺小程序介入騰訊元寶,為一萬個村莊提供AI進村的培訓支持。
這里有一個小視頻讓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正如視頻里所說,我們認為AI不是高高在上的科技,而是應該真正深入土地,為大家服務。之前大家也看到網上流傳一張圖,在一個鄉村墻上噴著字“母豬產后護理怎么辦?問元寶”。這個是真的。我們真的把AI能力下放到鄉村,為廣大農村服務。
除此之外,在邊遠地區我們還把AI技術用以篩查各種疾病。比如婦女常見的癌癥,這里也有一個視頻,大家看一下。
除了我們將根深扎在鄉村社區之外,我們也想用AI技術仰光星空。在文化傳承方面將AI用以甲骨文破譯和文物的煥新上,這里也有一個小視頻,大家看一下。
現在如果大家到河南殷墟博物館,都可以看到甲骨文AI識別的小程序。我們希望用這種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更多的孩子,對傳統文化感興趣。
類似于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我們之所以這么做是希望把每一份善意像種子一樣生根發芽,帶動行業形成守正創新、回饋社會的良好生態。說到這里我有一個感覺,在這個時代我們是“行到水深處,坐看云起時”。非常有幸生在這個風起云涌的大時代,能夠成為這個偉大時代的見證者和經歷者。展望未來,騰訊愿意和大家一起,致力于推動AI技術更廣泛地解決行業痛點、服務民生難題,將數字技術更好服務市場和產業。我們也期待和大家能夠一起共同譜寫人工智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