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證券交易所6月27日的公告,讓植物醫生的資本化進程正式浮出水面。這家深耕美妝行業30余載的企業,以“高山植物,純凈美肌”為品牌定位,憑借雙TOP認證與連續三年超21億的營收規模,正沖擊A股“美妝單品牌店第一股”,其發展路徑為行業提供了可參考的成長范本。
憑借多年持續深耕,公司已形成顯著的規模優勢,構筑起穩固的發展護城河。截至2024年末,植物醫生品牌線下連鎖門店總數達4328家。
植物醫生的行業地位由兩組權威認證背書組成:2023年11月獲Euromonitor“全球領先的單品牌護膚品專賣店”認證,2024年10月獲“全球領先的植萃護膚品牌”認證。這背后是其4328家線下門店構成的渠道網絡,配合“小植商城”與京東、天貓等主流電商平臺,形成全渠道體系。2022-2023年,其蟬聯CCFA“生活服務業連鎖企業TOP100”美容美體行業第二名,若剔除美容院業務為主的企業,其在化妝品企業領域實際位居榜首。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2024年植物醫生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1.16億元、21.50億元、21.5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4%,顯著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中位數水平。從收入結構看,經銷模式占比約64%,直營模式占比約36%,結構穩定且協同性強;從產品看,水乳膏霜、精華及精華油、面膜三大品類收入占比超85%,其中“石斛蘭”“積雪草”等高山植物系列產品復購率突出,構成業績基本盤。
亮眼的經營規模直接反映在財務數據上。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公司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1,621.61萬元、215,000.49萬元和215,496.81萬元,凈利潤16,814.57萬元、22,894.16萬元和24,172.57萬元,遠超“268日用化學產品制造”其他上市公司中位數水平,進一步印證其在行業中的頭部地位與強勁競爭力。
在國貨品牌加速崛起的當下,植物醫生開啟IPO新征程。其案例不僅展現了民族美妝品牌的成長潛力,更預示著單品牌店細分領域在資本市場的價值重估,值得行業與投資者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