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日,太藍新能源與長安汽車在重慶召開發布會,聯合發布了無隔膜固態鋰電池技術。會上,太藍新能源在行業內首次提出鋰電池“減材制造”理念,并在這種“減材制造”全新范式的指引下,顛覆性地提出4-3-2-1技術路線,明確了行業從液態到半固態,再到全固態電池的清晰產業路徑。在發布會上,太藍新能源明確了其無隔膜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表,助力固態電池行業跨越從技術研發走向產品市場化過程中的“達爾文之?!薄?/p>

電池廠商橫渡“達爾文之海”的關卡有哪些?
傳統液態鋰離子電池走上商業化道路已有數十年,性能開發已經接近極限,在技術發展過程中,能量密度與安全性往往難以兼得,能量密度上升、溫升會提高,安全風險就越大。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倍率性能更強的固態電池量產和應用,被市場寄予極高的期望?!案锩浴钡慕洕鷥r值、產業價值,讓固態電池成為全球鋰電競爭的焦點,無論是車企還是電池廠商,都在加速布局固態電池。
從產業或資本的角度來看,當前固態動力電池產業正處于新周期階段,真正優秀的公司開始兌現成長,具有全球技術競爭力的公司開始嶄露頭角。但要將創新想法變成幼苗、幼苗變成產品、產品進入商業化應用,存在許多關卡需要突破。
“達爾文之海”則是指從產品原型(即實驗室產品)到產品規模化生產的過程,面臨投入生產和大規模生產之前的種種問題,概括為固態電池的開發階段、量產階段、裝車驗證階段。
當前,大部分廠商還處于固態電池的“達爾文之?!彪A段,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固態電池的商業化還需要邁過材料關、技術關及成本關等數道門檻。
“減材制造”理念開辟電池變革新路徑
為了解決電池安全和使用效能的行業難題,太藍新能源提出了創新性的“減材制造”理念,通過逐步減少電池中的非活性材料,最終實現全固態化的目標。本次發布的無隔膜固態鋰電池技術正是基于這一理念的最新成果。
在減材制造范式的指引下,太藍新能源顛覆性地提出4-3-2-1技術路線:在傳統液態鋰電池四大主材的基礎上,第一步,減掉隔膜,減掉部分電解液;第二步,完全減掉電解液;第三步,減掉負極。全新的“減材制造”理念,也進一步明確了從半固態到全固態電池的進化路徑。

太藍的無隔膜固態鋰電池技術,顯著增加了安全性能。經過電池安全測試驗證——擠壓、高溫、過充,遠超國標要求。目前,太藍新能源無隔膜固態電池產品已經通過GB38031-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和GB43854-2024《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相關認證,獲得檢驗檢測報告。
除了技術上的創新外,太藍新能源還注重成本控制與應用靈活性。無隔膜技術的應用減少了對傳統隔膜和電解液的依賴,降低了生產成本超過10%以上,還一定程度提升了生產效率。同時,該技術能夠兼容多種高比能正負極材料,涵蓋了NCM、LFP、LMFP等多元化材料組合,滿足不同客戶的能量密度需求,進一步拓寬了市場應用空間。

產業化布局加速,頭部車企示范效應顯著
固態電池技術已是未來的大勢所趨,長安汽車作為國內領先的汽車制造商,此次與太藍新能源的合作不僅是對其技術實力的認可,也是對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一次精準把握。
長安汽車作為頭部車企,首次在固態電池領域進行投資布局,這不僅加速了固態電池在國內汽車產業的布局進程,也對無隔膜固態電池產品的裝車起到了示范作用??梢灶A見,無隔膜技術的推出,全球動力電池產業迎來一次重大升級,同時也將為動力電池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遇。
太藍新能源給出量產時間表,無隔膜半固態電池2026年裝車驗證,而全固態電池則預計于2027年實現批量生產,在特殊領域開展示范性應用。這一時間表將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進一步提速,為整個行業的技術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也將使太藍新能源成為最具投資潛力的固態電池企業之一。
此次發布會還見證了行業首部《固態鋰電池技術發展白皮書》的發布,由太藍新能源聯合長安汽車、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及真鋰研究共同編制。白皮書詳細闡述了固態電池技術的發展現狀、未來趨勢以及面臨的挑戰,旨在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化進程。

隨著全球對新能源汽車需求的不斷增長,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太藍新能源憑借其在固態電池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技術優勢,已經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太藍新能源與長安汽車的這次合作不僅是一次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更是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一次深刻變革。它不僅提升了電池的安全性能,也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