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過半,對于絕大部分企業來講,高增長似乎依舊是一種奢望。當下的中國消費市場,已從存量時代走向“縮量”時代,“內卷”是必然的結果。
只不過,在這個看似有些低迷的消費市場,依舊有一些好品牌能脫穎而出。我們希望邀請到這些成功穿越周期的好品牌來到現場,一起發掘優秀企業差異化的生存法則,找到不同領域深層次的價值規律,探尋他們成為好品牌的底層邏輯與實際經驗。
一個好品牌是立體的,而「如何成就一個“好品牌”」早已是品牌人共同的課題。
基于以上,第二屆品創·品牌節以「如何成就一個“好品牌”」為活動主線,希望通過多維的探討,圍繞營銷力、產品力、品牌力、渠道力、運營力等多方面開展話題討論,探尋成就好品牌的底層邏輯。
8月15日活動開幕現場,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瑞與通州區人民政府區長助理、政府特聘專家林巍先后上臺進行發言致辭。
隨后,iBrandi品創創始人兼CEO 曾巧,在活動中發布了《好品牌!2024年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實踐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2024年的消費者發生了4個不同的變化。第一,消費者情緒整體樂觀,但消費增長預期謹慎。第二,消費需求兩極化,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價格因素占主導,消費者更關注“質價比”。第四,國產崛起,中國品牌大獲人心。隨著國貨崛起的步伐,中國品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作為本次學術支持機構,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北京大學新媒體營銷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陳剛也進行了《面對數字化的新賽道》學術分享。

在「國際品牌成就」主題演講分享層面,來自波司登、小紅書、卡薩帝等知名企業嘉賓代表先后進行了《品牌引領 溫暖美好生活》、《在小紅書種草,讓品牌再生長》、《穿越周期的高端品牌探索之路》等主題分享,發表了對于“如何成就一個好品牌”的看法。
最后,在本次以「做穿越周期的“好品牌”」為題的圓桌討論環節,來自卡夫亨氏、名創優品、京東零售等知名企業嘉賓代表,分別站在各自角度,分享如何在“穿越周期”的背景下做一個好品牌等相關內容。
8月15日下午兩點,「Go Glocal·品牌的深度全球化」分論壇如期而至。現場,來自Rokid、沃爾瑪廣告、 特海國際(海底撈) 、谷歌、比亞迪、墨覺、牧高笛等企業代表也先后進行了主題演講,分享了屬于自己的全球化經驗。
8月16日,品創·品牌節兩大分論壇「從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與「不同品類的品牌突圍」將在上、下午如期舉辦。
在第二屆品創·品牌節外場區特設的「美好生活版塊」,iBrandi品創邀請了來自食品飲料、美妝個護、母嬰寵物、智能出行、3C電子等不同品類的超30家品牌亮相戶外展區,超30家品牌在各自品類展區擺展,并帶來旗下優質產品,與消費者們達成深度連接。
2024年8月15—16日,北京國際財富中心,與100+企業一起,共探「如何成就一個“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