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互聯網、科技企業紛紛啟動2024年春季校園招聘。在生成式AI一路狂飆的時代浪潮下,人工智能、計算機領域的頂尖畢業生,成為各企業熱烈競逐的對象。
華為“天才少年計劃”、螞蟻集團“螞蟻星”、騰訊“技術大咖”、阿里巴巴“阿里星”、百度“AIDU計劃”、美團“北斗計劃”,均是為了網羅前沿科技頂尖人才而設。

這些企業招攬的“頂尖人才”可謂百里挑一:他們基本都是海內外名校的應屆博士生,獲得過頂尖科研成果,在國際頂級會議和期刊發表過論文,在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CPC)等重要國際競賽中拿過獎。
螞蟻集團招聘專家祝嘉賓告訴記者,“螞蟻星”的崗位主要集中在螞蟻技術研究院、AI創新研發部門NextEvo,從事大模型、視覺認知、智能引擎、智能安全等前沿AI技術的研究和研發。
為了簽下這些頂尖人才,各家大廠使盡渾身解數“搶人”。年度薪資包100萬是普遍的“起步價”,華為為“天才少年”提供的年薪最高達200萬。騰訊、阿里則表示,“技術大咖”和“阿里星”的待遇“上不封頂”。螞蟻集團為了“鎖人”,還為確認接offer的“螞蟻星”一次性提供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的“簽約費”。

華為招募“天才少年”海報截屏
這些一畢業就年薪百萬的年輕人,用時間證明了他們的價值。2019年入職華為的“天才少年”鐘釗博士畢業于中科院,他與團隊將AutoML技術應用于數千萬臺華為手機,實現AutoML的大規模商用;還研發端到端像素級AutoML流水線,將視頻攝影圓型算法的復雜度降低百倍。
2016年入職螞蟻集團的“螞蟻星”張志強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深耕知識圖譜和圖學習領域,他與團隊聯合清華、北郵等高校研發了首個萬億規模的工業圖學習系統,并將其應用于金融風控、財富管理、人臉支付等上百個場景,服務了數億支付寶用戶,也因此斬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一等獎(2020),以及電子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022)。最近,他與團隊又投入到千億級語言大模型基座研發的技術攻堅上。
2024年螞蟻春招崗位中,技術崗占比80%,聚焦AI算法、AI工程以及數據處理等生成式人工智能關鍵領域,祝嘉賓向記者表示,螞蟻招募“螞蟻星”沒有人數上限,“期待更多科研新星加盟,助力螞蟻AI自研能力獲得持續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