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知乎鹽言故事首部廣播劇作品、《洗鉛華》同名廣播劇正式上線。該廣播劇邀請業內知名配音演員出演,將鹽言故事爆款以新內容形式呈現,為用戶帶來更豐富的數字內容體驗。在此之前,知乎鹽言故事已經上線數百部有聲劇,通過“有聲”類產品進一步拓展短篇故事的消費場景。

《洗鉛華》迎來廣播劇
《洗鉛華》是知乎鹽言故事爆款IP,被稱為“知乎三絕”之一。2023年,由《洗鉛華》改編的影視劇《為有暗香來》在優酷播出,收獲不俗熱度和口碑。《洗鉛華》廣播劇則由知乎鹽言故事團隊傾力打造,邀請“傷洛”“張福正”“倒霉死勒”“任京浩”等知名配音演員出演,內容制作公司咪波文化承制,帶來一場有別于影視劇的聽覺體驗。至此,《洗鉛華》也成為首個橫跨文字、影像、聲音三種媒介開發形式的鹽言故事IP。
高速發展5年來,知乎鹽言故事已經聚集了超過60萬投稿創作者,十多萬篇短篇故事,覆蓋180多個細分品類,已經成為全網最大的短篇故事生產和消費基地。2023年,鹽言故事進一步拓寬內容媒介形式,推出有聲劇品類,截至目前,已陸續上線數百部有聲劇。相比有聲劇,廣播劇制作更為精良,周期更長,多圍繞爆款IP打造。《洗鉛華》廣播劇上線之后,兩種產品也初步形成差異化的品類布局。
在《洗鉛華》廣播劇上線同時,知乎鹽言故事也面向“有聲”類產品用戶推出“鹽選暢享會員”,與“鹽選會員”一起形成多渠道、多媒介覆蓋的付費閱讀體系。
鹽言故事布局有聲閱讀市場,拓寬短篇故事IP想象力
網絡廣播劇的興起,始于民間愛好者“為愛發電”。隨著年輕用戶需求的擴大,以及互聯網內容平臺正規軍的加入,廣播劇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迎來爆發式增長,播放量千萬級別的廣播劇已達數十部之多。
在內容上,廣播劇的制作藍本多來源于網文作品,尤其是擁有一定讀者基礎的IP作品。因此,廣播劇更像是對讀者心目中的網文作品的現實化演繹,進一步鞏固原有網文IP的影響力。在展現形式上,廣播劇富有戲劇美學色彩,可提供身臨其境的陪伴感,非常符合時下年輕人的碎片化數字閱讀習慣。
在知乎鹽言故事看來,這也是其布局廣播劇的動力所在。知乎副總裁、付費閱讀業務負責人范俊梅表示,“有聲”類產品將有力擴充短篇故事的媒介形式,并進一步拓展鹽言故事IP鏈條開發的想象空間。
有評論人士認為,手握最大短篇故事內容庫的鹽言故事無疑擁有先發優勢,而首部廣播劇IP選擇《洗鉛華》這一爆款,也彰顯其投入有聲閱讀市場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