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PITAKA在深圳華僑城創意園舉行了以「編織日常Weaving Everyday」為主題的PITAKA OPEN DAY品牌八周年活動,現場正式發布全新Weaving+系列新品,即PITAKA與當代藝術家又一山人聯名「紅白藍」手機殼新品,這也是PITAKA首款藝術家聯名產品。在本次活動中,當代藝術家又一山人蒞臨現場,與PITAKA創始人James共同為現場用戶分享材料美學與編織藝術為紅白藍賦予的另一種可能。

一直以來,編織都是PITAKA與材料的游戲,是一種從無序到有序的魔法。通過編織,將高性能芳綸纖維變成了電子產品保護殼,使之在便捷耐用的基礎上,兼具獨特的觸感與雋永的美。
在當下快節奏的消費時代,「紅白藍」的質樸、堅韌與拼搏精神可能并非市場的搶手爆款,而又一山人二十余年在創作中的深厚沉淀與人文主義精神,恰好是與PITAKA的品牌內核高度契合,也足以賦予PITAKA應有的深度,這也正是PITAKA在首款藝術家聯名選擇了又一山人的關鍵。
活動現場,又一山人分享了他與紅白藍的故事,也共同為大家揭幕iPhone15系列「紅白藍」手機殼新品以及特別限定款「熊白藍」(熊,粵語發音諧音同“紅”)。對于本次的合作,又一山人表示,之所以在諸多手機殼品牌中選擇PITAKA,正是因為看到了PITAKA對編織工藝的不懈探索。編織既是他常用的創作手法,也是他的個人代表性視覺符號「紅白藍」的基本特質。

此次發布的「紅白藍」磁吸芳綸纖維手機殼,從材料到工藝設計上進行了創新,以浮織工藝,將紅、白、藍三種顏色,在經緯交錯中,復刻紅白藍的經典。作為PITAKA首款藝術家聯名產品,「紅白藍」跨界科技、藝術與人文,為用戶帶來更具設計感與創造力的生活體驗。將紅白藍編織于手機殼之上,以匠人之心復刻編織肌理,織出獨屬于自己的生活態度。
在材料上,PITAKA團隊對芳綸纖維材料進行多次遴選和試驗,首次在「紅白藍」手機殼上實現淺色系纖維的編織。據悉,大面積淺色纖維編織手機殼目前在行業內極為罕見。在技術上,采用自研的蟬翼輕薄模塊,將夾層和MagSafe模塊化,讓手機殼薄至1.15mm,輕至19.1g。在工藝上,通過真空高一體成型工藝,保留芳綸材料原始屬性,使編織紋理更立體,更具3D立體觸感,親膚質感更細膩舒適。

除此之外,PITAKA還在華僑城創意園舉行了為期三周的「紅白藍茶館」藝術空間,以及布置以「紅白藍」元素的「圣誕櫥窗」,在讓更多用戶沉浸體驗「紅白藍」與編織藝術之美的同時,感受PITAKA追求純粹,追求卓越的藝術精神。

編織是PITAKA的哲學。PITAKA創始人James表示,「編織藝術,是把材料放在臺前,讓意義后退。看見材料,由用戶完成意義的部分。」PITAKA將品牌的發展視為一場大型編織藝術,時間與選擇交織成繽紛的過往,在編織日常中,PITAKA也正在創造未來。

每一條經線都是時間,每一條緯線都是歷程。2023年,是PITAKA的品牌8周年,過往已經織就,如今的PITAKA已經準備好面對挑戰,繼續編織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未來。未來,PITAKA也將在Weaving+系列攜手更多藝術家與品牌IP,開發出更多藝術系列,以材料與科技融合,持續為用戶帶來更輕薄美好的產品體驗,感受芳綸纖維手機殼的無限潛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