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這句話源自互聯網時代,是“IT改變世界”的另一種表達,本質上是對技術進步促進傳統行業升級更新的自信心。而在后疫情時代,在眾多行業面臨挑戰,紛紛討論行業出路的局面下,這句名言同樣可以成為各行各業從業人士的指引。
剛好,有一個行業的快速成長,和這幾年的大環境變化同步,可以為我們提供極好的借鑒,這就是嬰童輔食行業。在疫情之前,嬰童輔食行業的主流品牌主要是國外品牌,幾年來,嬰童輔食行業發展迅速,眾多國產品牌涌現,到2023年,國產品牌已成為嬰童輔食行業的主流品牌,其發展過程,可以給我們不少啟發。
秋田滿滿的升級之路
以嬰童輔食行業的知名品牌秋田滿滿為例,這家品牌創立于2018年下半年,從最初的“寶寶的第一頓飯”,成長到定位為“嬰童營養全餐”的輔食品牌,3年時間內就躍居全網嬰幼兒輔食類行業第一梯隊。
此后,秋田滿滿推出了單品胚芽米,成為秋田滿滿的拳頭產品,連續幾年獲得天貓銷量品類第一,憑借單品胚芽米的爆款戰略,支撐秋田滿滿品牌的快速發展,逐步研發了近百款輔食零食,建立了豐富的產品線。

2022年12月,秋田滿滿與國際巨頭DSM聯手在原料上進行創新,將為全球超過1億嬰幼兒使用的DHA藻油引入旗下嬰配產品,秋田滿滿一舉推動了嬰輔食行業對更高品質維生素及營養素原料競爭的標準。
幾年來,秋田滿滿在產品升級過程中,不斷提升產品標準,和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合作,立項起草了《兒童奶貝》、《兒童肉腸》(暫定)、《兒童拌飯料》(暫定)和《兒童果糕》四個兒童細分類目產品標準,還和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合作,主編起草《嬰幼兒主食類輔食質量要求》,這些行業不僅促進了自身產品品質提升,更促進了行業規范發展,“一流企業做標準”,成為了秋田滿滿品牌的有力支撐。
隨著秋田滿滿在嬰童輔食領域的深耕,具備了深度的行業認知和開創性的實力。2023年4月26日,秋田滿滿首發行業第一款專為寶寶定制的嬰標營養面粉——嬰幼兒維礦多多營養面粉,更好的滿足中國家庭對面食的訴求,這堪稱在國外品牌以米粉為主的產品品類之外,在嬰童輔食領域最重要的品類創新。

在秋田滿滿上新前,市面上通用的家用面粉常為中筋面粉筋度高、硬度大,寶寶難以咀嚼并消化,秋田滿滿將這面粉更加細分,將安全、營養、易消化的寶寶面粉訴求做到了極致。打造最優低筋面粉,在原料上只取30%精白麥芯粉,放棄外層容易接觸微生物(致病菌)的45%面粉,這意味著粉質更加細膩珍貴,更加適合嬰幼兒腸胃。
這是一次深入寶寶需求定制的課題,該產品既是業內首個執行GB10769嬰幼兒標準的面粉,也是在中國糧油協會低菌面粉的研究下一次真實的產品踐行,在4月26日榮獲2023BABYAWARDS金嬰獎年度最受歡迎嬰童食品獎及嬰童食品行業唯一年度超級會員品牌獎。天貓平臺甚至專門為此開設了寶寶面粉類目,而據天貓后臺數據顯示,秋田滿滿嬰標面粉在天貓周Top榜單上位居第一,秋田滿滿真正做到以產品力撬動整個品類發展升級的機遇。

從單品爆款打造,到深入供應鏈源頭提升產品品質,再到樹立行業標準,再到開創新品類,秋田滿滿創立四年多來,一年上升一個臺階,走出了一條國產嬰童輔食品牌的升級之路,也是值得國產消費品牌的借鑒之路。
對“所有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的”的深層理解
秋田滿滿的發展之路,看來順風順水,背后其實是對消費品牌的深層認知。
第一點,是爆款戰略,爆款戰略說來容易,實際上需要企業有強大的定力。爆款產品是品牌的落地體現,是從品牌營銷到供應鏈的全系列能力要求,需要有持續不斷的投入,能夠不斷滿足消費者對品牌的期待和認同。各行各業內,不乏知名品牌的旗艦產品,在推出幾年之后泯然眾人的例子。
而秋田滿滿的爆款胚芽米,在取得天貓銷量第一的成績后,仍不斷深耕,迭代升級,在2023年推出行業內首款嬰標胚芽米,嚴格執行GB10769標準,選擇五常有機水稻生產基地,采用了農科院優選水稻種子在北緯45°的黑土地上進行天然種植,利用專利碾米技術和嬰標突破技術實現更高留胚率。秋田滿滿創始人劉幸鵬表示:”長期主義是零輔食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爆款戰略,也是這句話的最好注解。

第二點,是從產品思維到場景思維。場景思維是對消費者使用場景的深層洞察,要跨越單品視角,以消費者的完整生活場景和習慣為視角,來找到可替代、可創新、可升級的需求及解決方案。
尤其對于飲食類的消費品,其背后是消費者的生活習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傳統習俗,不同的口味偏好。國外嬰童輔食品牌的主流產品為米粉,源自于國外的生活習慣,而中國作為面食大國,對面食類的輔食喂養,有天然的需求和廣泛的市場。秋田滿滿在推出嬰標營養面粉之前,還對90后、00后新生代父母的的喂養需求做了深度調研,發現新生代寶媽會親自下廚為寶寶做健康營養的蛋糕、粥、松餅等,在食材原料挑選上有很高的要求,將使用場景對產品的需求進一步清晰細化。由此,這個更適合中國人生活習慣,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新品類應勢誕生。
隨著近年國內外大環境的影響、消費者心態的變化,很多行業的市場土壤發生了變化,面臨著和技術進步一樣的大變局,很多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很多過去習以為常的,形成默認的行業認知,值得審視和深挖,在看起來一樣的表面之下,也許只要輕輕的推動一下,可能就會打開不一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