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11月5日,被譽為亞洲金融科技行業年度盛事的“香港金融科技周2023”盛大舉行。本屆科技周主題為金融科技新定義,聚焦引領行業發展的嶄新科技,例如人工智能、區塊鏈及第3代互聯網等,旨在推動金融科技生態圈的創新發展、合作及知識共享;同時,為相關企業展示領先科技及行業發展機遇提供絕佳平臺,有利推動香港以至亞太區的金融科技行業發展。
連連國際聯席CEO沈恩光受邀參會,與亞馬遜云科技、豐泊國際、Planto等優秀企業領導同臺,圍繞普惠金融主題,探討如何“利用數字金融支持經濟轉型并促進公平社會發展”。
近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深入應用,有效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為普惠金融發展提供了新路徑,促進包容性增長。

在上述會上,沈恩光表示,連連國際一直積極參與為跨境中小企業建立包容、普惠的金融體系。多年來,連連通過移動支付、技術創新、整合行業資源,以及與優質合作伙伴合作,為中小型跨境企業提供經濟高效、安全便捷的端到端的金融服務,包括支付、融資和外匯管理等,使得包容性金融服務的擴展和提升成為可能。
資料顯示,連連國際(LianLian Global)是連連數字旗下品牌,長期致力于服務跨境企業和商戶。自成立以來,連連通過利用廣泛的科技技術和對行業的深刻洞察,協同整合全行業生態資源,搭建完善的服務場景,以數字化方式打通支付、物流、廣告、融資等跨境賣家必經鏈路上的各項痛點和堵點,為跨境電商提供面向全平臺、全鏈路的一站式跨境貿易服務,全方位幫助賣家提升商業競爭力。
不過,在跨境電商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背后,隱藏著中小型跨境電商的融資困境。億邦智庫《2022跨境電商金融服務報告》也指出,跨境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融資難點依然存在。這主要因為跨境企業規模小,銷售季節性波動大,跨境企業擔保能力弱,再加上跨境企業信息不透明,導致傳統機構難以評估信用風險。
針對跨境中小賣家在日常運營中普遍面臨的融資渠道少、成本高、授信缺失等短板和難題,連連國際融資服務平臺協同持牌金融機構為有需求的賣家提供更為優質、便捷的融資服務;并為金融機構提供數字技術的支持,以通過數字技術對融資服務的賦能,力爭讓再小的賣家都能獲得金融普惠服務,幫助他們有效改善現金流、擴大經營規模。
據悉,過去三年,連連與正規持牌的金融機構開展深度合作,為累計超10萬家中小跨境出海企業提供服務。
除此之外,連連國際還通過一系列減費讓利措施,從開戶、收款、融資等多個維度降低用戶費用,惠及B2C電商賣家、B2B貿易企業、獨立零售商、服務貿易公司等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企業。
2023年,恰逢普惠金融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并強調“提升普惠金融科技水平。強化科技賦能普惠金融,支持金融機構深化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優化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改進授信審批和風險管理模型,提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涉農主體等金融服務可得性和質量。”
沈恩光表示,普惠金融是促進包容性增長的關鍵。未來,連連國際將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充分發揮自身在數字技術、金融科技方面的能力和價值,打造多元化數字支付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和切實的包容性利益,以數字服務更好地促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