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詞匯出現在大眾視野——“新質生產力”。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提到:“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在代表著中國工業崛起的東北,這樣的一段表述,點明了東北全面振興的關鍵和方向——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如果說新質生產力代表著一種生產力的躍遷,代表著傳統發展方式向更高質量發展方式的轉變,那這背后,創新驅動是關鍵。
用想象力和創造力改變世界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回望人類歷史,就是一部充滿了探索和創新故事的歷史。尤其在經濟和商業社會發展當中,無數具有開拓創新精神且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引領著我們走向新世界。從好奇心的探索,未被滿足需求的敏銳捕捉,到新技術的誕生,到投入生產成為產業惠及萬眾,創新成為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價值外現。
值得一提的是,一百多年前,約瑟夫 · 熊彼特在他的經濟學巨著《經濟發展理論》中率先提出的現代創新理論中所描寫的那樣,生產技術的革新和生產方法的變革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著至高無上的作用。創新就是把從來沒有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進生產體系中去,而這種新組合的實現則是“企業”,實現這種新組合的人便是“企業家”——創新的主體。熊彼特的理論概念盡管在“企業家”的界定上存在爭議,但向大眾展現了創新活動特殊價值和企業家的創新作用,意義深遠。
近現代以來,眾多優秀、影響巨大的企業家層出不窮,比如以流水線裝配影響制造業未來的亨利·福特,比如幾乎重新定義了現代企業的杰克韋爾奇,比如天才喬布斯,比如狂人馬斯克。他們的成就都正如熊彼特所說,創新活動的背后,是企業家創新精神在驅動。
中國企業家精神—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國際視野
再觀中國大地,近現代來,隨著近現代民族工業發展,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敢闖敢拼有擔當的中國企業家們也書下了自己具有時代特色的精神圖譜——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國際視野。
民族存亡之際高舉實業救國大旗的實業大王張謇,中國航運業先驅、組織抗日戰爭時期宜昌大撤退的盧作孚,做一片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玻璃的曹德旺,發起民營企業扶貧光彩事業的劉永好,與時代共振再出發的俞敏洪,絕處逢生勇于創新闖關再歸來的任正非……
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有膽識、勇創新的企業家茁壯成長,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準的中國企業家隊伍。而不斷凝結傳承永續的企業家精神,既來自時代脈搏之下的生動實踐,又驅動著時代走向更高處。
2021年,企業家精神成為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之一。
《中國教育報》近日刊登了一篇名為《企業家精神 戰勝困難走向輝煌的強大動力》的文章指出,企業家精神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是落實創新驅動戰略的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彰顯了企業家精神在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韌性,創新,瑞承與企業家一道走向新質生產力
縱觀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從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到大數據,無一不是由新技術帶來的新產業,進而形成的新生產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時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領域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呈現融合交叉、多點突破態勢。
而我國正在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站在科技和產業革命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交匯點,作為企業家,如何發揚企業家精神持續創新,步入新航向,從數量到質量轉變,從規模到效益轉變,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轉變,便顯得至關重要。
瑞承作為專注為企業家群體提供綜合多元服務的企業,多年來一直服務于這樣一群敢拼、敢闖、敢創的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從傳統經濟到新經濟,瑞承看到了一批從傳統經濟走來的企業家正在不斷學習新技術,探索創新增長點,感知未來世界的模樣;也見證了一批新經濟的創造者,他們不舍晝夜地為夢想奮戰,只為更快一步將科技創新的發現轉化為產業落地的扎實成果。
正如瑞承最新一期的《唐寧會客廳》中,多位嘉賓所分享的:
出差深圳,感觸最深的就是創業公司的節奏比北京和上海的還要快,信心滿滿,恨不得住在公司里頭。
做企業要擁抱新質生產力,擁抱科技創新,關鍵是要與時俱進。新舊動能的轉化不代表舊的生產力完全退出歷史舞臺,而是要做好思路轉變,找到細分領域的結合機會。
如果能在全鏈條上的科技附加值做到提升,并且有領先品牌,那么在主動國際化當中即便不是最好,也會成為最好之一。
相信企業家和他們身上的精神。市場在自我平衡,企業家也能夠自我調節,找到新方向,面對市場變化“打不死”,還有新招,殺出一條路,有韌性,還有擔當。
面對未來,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在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道路上,科技創業者、企業家們需要持續以充滿韌性的心力、永不止步的探索創新精神,“入世”學習擁抱科技發展,“正念”向上積極正能量,“守正”堅定科技創新的價值,“發心”不忘聚焦長期主義。
“我們希望能把這樣的初心、正念,結合我們兢兢業業的努力,注入中國下一階段的發展之中,能夠使我們的信心真正轉化為新動能和新質生產力,讓我們的企業發展得更好。”
瑞承也將一如既往,為企業家的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之路,為企業家優秀精神文化的挖掘與傳承,為傳統經濟與新經濟的鏈接賦能,充分發揮自身多年能力和生態優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長期陪伴,一同創造更加輝煌的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