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助力穩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發揮人工智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2023中關村論壇配套活動—硬科技嘉年華之“IN-Tech”AI前沿應用論壇于5月28日下午在中關村壹號A1座26層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不僅迎來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為代表的多位院士、專家,科學家,同時,還云集了來自360集團等大企業的嘉賓以及多位來自知名科技創新企業的企業家。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海淀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局長何建吾出席本次論壇并致辭。

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海淀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局長何建吾在致辭中首先介紹了海淀區在產業技術、創新資源、高端人才、技術創新發展、創新應用等方面的發展成果。同時,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我國智能經濟蓬勃發展,產業規模也在快速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在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融合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進入了全球的第一梯隊,海淀區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和先發優勢,圍繞人工智能基礎軟硬件設施、關鍵核心技術、行業應用等環節,進行了全產業布局,為科技企業發展營造了優質的發展環境。”

隨后,北京實創科技園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剛進行了發言。實創股份公司負責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整體開發建設工作,同時,也運營了包括中關村壹號在內的諸多優質的高品質園區。陳剛總表示:“實創股份公司將始終以堅守推動北區產業發展的初心,向企業提供涵蓋空間服務、城市服務、科技服務、產業投資等一系列一攬子解決方案”。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譚建榮,分享了他近期對深層次人工智能的學習使用的體會,以及對新一代智能制造發展的思考。譚院士表示,ChatGPT的發布,意味著強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像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通過不斷的學習、糾偏、迭代、再學習,可以掌握海量的知識,已經實現了跨媒體的內容生成,并且有思想可決策,是技術的大飛躍,在媒體、電商、教育、金融、醫療等領域都將帶來顛覆性改變。
譚院士認為,在制造業領域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最關鍵是將智能制造中的經驗知識總結出來,構造出面向行業的知識庫和大模型。制造業的數據是一盤散沙,要通過數據挖掘,尋找數據中的隱含規律,先做到部分生成,之后再一步步推進,最終實現符合制造業需求的生成式人工智能。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在論壇期間就關于中國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的思考做主題演講。

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首席研究員、大數據智能實驗室主任聶再清在論壇期間就關于AI大模型在生物醫藥行業中的應用做主題演講。

緊接著,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鄧志東主持,中科創達執行總裁鄒鵬程、毫末智行數據智能科學家賀翔、云知聲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李霄寒、中科慧拓聯合創始人/戰略合作負責人王健、未動科技CEO孫錚,圍繞“智駕智艙領域的AI大模型創新應用”話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圓桌論壇二期間,關于AI創新生態與應用,國科嘉和執行董事魏瑋、360集團集團副總裁劉兆輝、凌云光副總裁兼 CTO趙嚴、智譜AI CEO張鵬、趨動科技創始人兼CEO王鯤、銜遠科技合伙人兼營銷副總裁寧寧也分享了各自的認識和看法。

此次“IN-Tech”AI前沿應用論壇在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指導下,聚焦人工智能前瞻熱門領域,邀請工程院院士、學術專家和企業家齊聚中關村壹號,一同探討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面向未來的產業、生活以及城市發展貢獻智慧和能量。本次論壇吸引了150多位來自硬科技各領域的相關人員來到現場聽會,近2萬人通過線上直播進行了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