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由速途元宇宙研究院主辦的直播訪談類欄目“靈境派”正式上線,通過與媒體人、行業人士、企業高管等連線,剖析行業熱門話題,為行業發展趨勢把脈。
“靈境派”第001期,速途元宇宙研究院邀請元飛船和數藏艦主理人黃凱,與速途網科技頻道主編、速途元宇宙研究院資深分析師喬志斌,以近期數字藏品行業討論熱烈的“數字藏品平臺清退”為話題,共同探討數字藏品領域的發展現狀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破局之道。
數字藏品“熊市”起因是供需關系反轉
2022上半年,數字藏品產業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相關發行平臺數量也相比去年翻了十幾倍,僅半年時間便從2021年末的58家增加到500多家,截至11月底,國內數藏平臺數量已超過800家。然而,下半年數字藏品市場突遇寒潮,大量的數字藏品價格出現“跳水”,規模較小的數字藏品平臺藏品價值幾近歸零,即使BAYC無聊猿這種“現象級”數字藏品,今年1月,Justin Bieber斥資129萬美元購入的BAYC #3001作品,在10個月時間里已貶值95%。
“數字藏品熊市的原因是供需關系的反轉”黃凱表示,回顧今年四、五月份,唯一藝術、幻藏、iBox等平臺藏品的創世藏品價值一度高達上百萬,這并非源于藏品本身的藝術價值,而是其一級市場“優先購”的權利,能夠讓持有者在享受到年初數字藏品二級市場的溢價。向擁有已發售數字藏品用戶開放新藏品“優先購買權”,被行業內稱為“套娃式”玩法。
然而,快速炒熱的市場,吸引了大量的模仿者,彼時,每個月新上線的數藏平臺數量多達100多個,平均每天都有4到5個平臺上線,而這些平臺從模板、到界面、再到玩法、甚至連藏品名稱都幾乎一模一樣,高度“同質化”的運營模式,引發了年底平臺數量以及藏品發售數量的激增,而對應的市場需求反而開始放緩。
自此,供需關系開始發生反轉,藏品發售的數量越多,平臺的藏品便呈現出“通貨膨脹”的趨勢。雖然平臺也試圖推出“合成”玩法縮減數藏數量,但在黃凱看來,如果平臺無法持續獲得新用戶加入,平臺與藏品的縮水將成為注定的結局。
面對數字藏品行業突如其來的“熊市”,喬志斌指出,數字藏品本質是數據,基于區塊鏈技術所提供的不可篡改、可追溯性和去中心化存儲技術而賦予了存證屬性,成為了保存在區塊鏈上的一種虛擬商品。其價值表現在如何與產業結合,產生新的增量,例如利用數字藏品,帶動了文博文旅行業實現疫情影響下的復蘇。而目前平臺中價值縮水最為明顯的圖片類內容,雖然可以被稱為“數字藝術品”,但不同的IP對于用戶的價值認知因人而異,同時AIGC技術被用于批量生產數字藏品,進一步壓縮了藏品價值。
“套娃式”運營暗藏風險,退款平臺藏貓膩
速途元宇宙研究院《2022數字藏品產業研究報告》中,揭示了現階段數字藏品矛盾的核心本質,即“數字化技術為行業降本增效,與單純依靠售賣虛擬數據追求價值增量的矛盾”。
數藏平臺通過“套娃式”玩法通常難以為繼,而9月以來,數藏平臺“關停潮”成為了行業新的爭議點,9月、10月每月都有超過20家平臺宣布清退,而11月這個數量更是接近40家。除了騰訊幻核按照發售價格100%退款對于用戶相對友好以外,大多數平臺都是以5%-30%的發售價格退款,讓用戶遭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黃凱表示,大量中小平臺以10%-30%退款,本身就存在很大投機風險。這些平臺絕大部分都有著相同的特征:通常成立時間不超過3個月,以拉新活動以及“開放二級市場”的傳聞來吸引投機用戶,并通過操盤手段拉盤并砸盤,讓用戶手中的數藏價值瞬間蒸發,成為平臺收割的“韭菜”,而當用戶發展時為時已晚。
隨后,這些平臺要么跑路不再維護,要么發出一紙公告,宣告平臺運營失敗,僅以10-30%的發售價格回收藏品,并要求退款用戶不得再次追究平臺責任,讓用戶“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談到用戶應該如何規避購買數藏造成的經濟損失時,黃凱也給出了三點建議:
首先,用戶需要擺正心態,認清數字藏品的使用價值,明確其并非投機產物,避免因為貪心成為被平臺收割的“韭菜”。
其次,在甄別平臺時,要看平臺方與IP方是否采取了持續運營,挖掘藏品IP商業價值或個人權益的方式,為持有者帶來價值,而非通過各種手段炒作拉高藏品價格的投機玩法。
最后,呼吁行業盡快出臺數字藏品相關的政策,為行業增加確定性,一方面能夠吸引更多有能力、合規范的大廠入局;另一方面加速不合規平臺的清退,實現“良幣驅逐劣幣”的發展格局。
數藏行業“破圈”勢在必行
速途元宇宙研究院10月發布的《2022數字藏品產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目前,仍有23.29%的買家認為數字藏品的主要價值體現在能夠基于稀缺性隨時間帶來更多經濟價值,并在出售或轉讓過程中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潤,存在一定的投機風險。
喬志斌指出,如果將數字平臺看作一個場,場內是資本的“零和游戲”,那么想要維持平臺運轉,通過拉新“用新債還舊債”極易碰觸發展天花板;因此,“破圈”從外圍去尋找增量成為數字藏品發行方必然要面對的問題。數字藏品基于區塊鏈技術,本質上也適用于存證確權的工具,因此如何利用工具大會更大的價值,才是數字藏品“破圈”的關鍵。
黃凱表示,數藏如何破圈已經成為當前行業探討的共同話題。在他看來數字藏品的發展方向不僅在于藏品本身,還有更多的角度去探索。一些比較成功的案例,例如通過將PFP類藏品,打造成社交團體的“Pass卡”,當用戶看到擁有同款藏品的時候,便仿佛找到了元宇宙中的“同類”,并以此打開社交與 IP運營的無限想象。
就如同大多數行業那樣,在初期快速興起之時,通常都難以避免資本帶來的投機泡沫,一些用戶遭遇不正規的平臺而遭遇損失,一些認真做事的平臺因為難擋投機風潮而悻悻離場。如今的數藏“熊市”,也許正是行業泡沫破裂,從業者與用戶回歸理性的表現,只有當數字藏品的價值回歸到本應屬于它的位置之上時,行業才能真正的走向正軌。元宇宙是個方興未艾的命題,面對未來層出不窮的行業熱點話題,“靈境派”還將邀請營銷專家、技術大拿,甚至是處在輿論漩渦中的企業高管亮相,打造元宇宙行業最強發聲陣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