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中,許多民族記憶隨著飲食文化得以傳承,每當聞到那一縷熟悉的香氣,總能喚起深藏于血脈中的一縷鄉愁。
孝感米酒,正是這樣一種留在湖北人記憶中的味道。
雖然同有“酒”字,但與白酒、黃酒等酒類不同,孝感米酒是一種以孝感歷史承傳的蜂窩酒曲發酵釀制而成的傳統小吃。白如玉液、甜潤爽口的米酒,有著生津暖胃、滋陰補腎的功效。

▲整裝待發的孝感米酒通過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何曉剛 攝
2001年,“孝感米酒”被核準注冊成為湖北省第一件地理標志商標。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孝感米酒已經從地方風味小吃到湖北名特產品、再到孝感“城市名片”,實現了從產品經濟向商品經濟、產業經濟的轉變。
新電商助力孝感米酒開拓市場
從昔日一碗醪糟、一杯“麩子酒”,到如今的“孝感米酒”,這一轉變的過程中,離不開孝感米酒企業十幾年的渠道拓展與品牌耕耘,也離不開新電商平臺為孝感的米酒產業帶來的助力。
作為企業家,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然見證并參與了“孝感米酒”的興起。他表示,20年前,孝感米酒歲小有名氣,但苦于一直沒有形成品牌化、規?;?、產業化,消費者對孝感米酒的印象還停留在小作坊,市場上也沒有叫得響的品牌。

2004年,張然建廠成立“米婆婆”,專注孝感米酒品牌化生產經營,先后拿下“中國馳名商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多項榮譽,成為湖北地區的米酒產業龍頭。同期還有湖北爽露爽食品有限公司,也從一個年產值兩三百萬元的小作坊,發展成目前年產值超3億元的米酒行業龍頭。
在數家龍頭企業的帶動發起下,米酒產業在孝感開始成形,而如何讓孝感米酒這件產品走向千家萬戶的餐桌,成為了企業們要面對的問題。同期興起的新電商平臺,成為了解決這一需求的重要答案。
在米婆婆電商負責人陳江華眼中,電商是孝感米酒能夠走向全國的重要因素之一。據悉,米婆婆是最早一批進入電商平臺的米酒企業,也是第一批從電商中受惠的企業之一。2015年,農產品電商發展迅速,米婆婆借勢在公司成立了電商部門,以各項優惠扶持電商經銷商客戶。

▲孝感米酒入選拼多多“尋鮮中國好農貨”專區,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品牌價值與效益。
2016年,“米婆婆”電商部門不再滿足于to B業務,于當年10月進駐拼多多,開設了第一家自營旗艦店。通過專業團隊運營,米婆婆成為最早一批拿到平臺品牌標的店鋪;同時,拼多多業務人員對米婆婆的產品及營銷方式都給予專業指導。多方合力,兩年間“米婆婆”旗艦店銷售額便增長了5倍。如今,拼多多旗艦店成為“米婆婆”電商板塊銷售占比最大的平臺,并一舉拿下了米酒類目的第一。
通過拼多多平臺,米婆婆不僅拓寬了銷售渠道,帶來了直接的經濟增長;同時,也讓品牌的口碑隨銷量而傳播。如今,米婆婆旗下米酒產品遠銷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新技術賦能,拼多多讓傳統小吃變年輕
新電商平臺對于孝感米酒產業來說,不僅僅是開辟了線上銷售的渠道,更是通過科技的方法,賦能并指導企業賣得更好。
在陳江華看來,得益于電商平臺提供的可視化數據、消費者反饋評價等信息,能讓“米婆婆”這個老品牌第一時間知曉最新的市場動向,從而及時調整產品思路,讓米酒這一傳統小吃經過改良,能夠不斷適應在新市場中的需求。除在傳統米酒、健康飲品、休閑零食、低度發酵等板塊齊頭并進,眼下,一款酒粕面膜已研發成功,正待批量上市。
不僅如此,而孝感,米酒企業正借科技智能及新電商平臺之力,打造跨界IP產品,讓米酒“破圈”。例如在爽露爽公司現代化的工廠內,記者看到,一箱箱“我不是啤酒”正在下線。這款能讓年輕人休閑干杯的“魯源興1925”氣泡型精釀米酒,正是百年老字號“魯源興”的“新生”,實現了傳統米酒由食用轉向休閑酒水類的轉型,一舉扭轉了傳統米酒一到夏季就進入銷售淡季的不利局面。

“這款產品與傳統米酒最大的差異是含氣泡,既有米酒的清甜,又有啤酒的沖勁和爽口。”爽露爽公司品管總監李明明介紹,根據新消費市場特點,公司新品首先會上線電商平臺,這款精釀米酒也在第一時間上線拼多多店鋪,“因為切入了時下流行的微醺賽道,一上架就大受年輕消費者群體追捧,成為店鋪爆款”。
在新電商、新科技這個“智囊”的助力之下,有著千年歷史的孝感米酒,從地方風味小吃到湖北名特產,再到國人、華人美食,米酒早已不是昔日的醪糟模樣,而是豐富了產品的層次,以更為豐滿的矩陣,在新消費市場,煥發更大的生機。
目前,孝感米酒占全國米酒市場份額的85%,孝感米酒生產企業有34家,同時帶動糯米加工、包裝、運輸等30多家企業,米酒相關產業鏈實現產值40億至60億元以上,帶動上下游40余萬就業崗位,讓米酒這一“土特產”成為孝感人的“金飯碗”。
可以預見,隨著新電商平臺將成功案例復制到更多行業,將帶領更多的傳統產業“舊貌換新顏”,在新消費的市場上,取得更大的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