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球投資者交流會上,星巴克公司正式發布2025中國戰略愿景,計劃至2025年以每9小時開出一家新門店的速度,新增開3000家門店,總門店數量達到9000家,實現凈收入翻倍。

同樣的開店愿景,在2018年的中國投資者日上,星巴克也許下了美好的愿望,希望至2022年在中國開店6000家。而在星巴克2022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中,中國門店為5761家,未達到預期。如今又許下了9000家的愿望,從中國的咖啡市場日趨擴大以及多元化的角度來說,星巴克的擴張之路可以說并不算容易。
根據上個月瑞幸咖啡披露的二季度財報顯示,瑞幸已先于星巴克,實現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7195家。而在過去兩年里,麥咖啡門店數量也由800家增至近2500家。同時,跨界入場的易捷咖啡,也正通過背靠3萬家中石化便利店的強大優勢大舉擴張。
除了咖啡市場的“內卷”外,星巴克咖啡的口味也逐漸讓消費感到一言難盡。回顧星巴克的菜單,除基礎款外,所推出新品幾乎未能俘獲消費者味蕾。而近些年來瑞幸推出的生椰拿鐵、楊梅冰系列等新品在受到消費者青睞的同時,也讓消費者的選擇,除星巴克外更加多元。
但星巴克仍為布局中國市場而努力著。
據悉,除門店數量外,星巴克中國還為門店場景做了更加詳細的規劃。至2025年,“星巴克咖啡服務”點位將由目前的2500個翻倍至5000個,覆蓋辦公樓、酒店等場所。不僅如此,星巴克即飲咖啡同樣將進入55萬個商超及便利店,與其他渠道的業務形成合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滲透度。
與此同時,星巴克中國還將持續發力線上業務。目前,每天有超過5000名專屬騎手活躍在配送途中,平均配送時間僅19分鐘。根據規劃,至2025年,外送業務銷售額將達到當前業績的兩倍以上;電商渠道的周邊商品及禮品銷售將以30%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擴容。
新開門店并不難,真正難的是實現凈收入翻倍。
在第三季度財報中,由于整體大環境下局勢并不明朗,星巴克未在財報中做出任何展望。星巴克Q3中國市場的營收為5.4億美元,同比暴跌40%;同時,星巴克中國同店銷售收入同比下滑44%,其中交易量同比下滑43%,客單價下滑1%。而今年第一二季度,星巴克在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額下滑數據還是14%。
除基礎款外,星巴克在消費者中很難再創經典了,推出的新品也備受消費者吐槽。或許,星巴克除在產品品類上進行創新外,還需從別的地方尋找突破口。
據天貓線上咖啡消費者數據顯示,Z世代咖啡消費人數增速最快,引領潮玩、文藝、有趣、新奇等趨勢。在這一點上,星巴克或許和好利來不是同一賽道的,但或許可以借鑒一下好利來聯名的打法。雖然好利來也只有半熟芝士堪稱經典,但好利來的聯名包裝收獲了一波好感,如好利來聯名哈利波特,雖然蛋糕的口感不盡如人意,但仍有許多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喜歡好利來的包裝。而好利來的包裝袋更是在第三方平臺上進行拍賣。雖然星巴克幾乎不做聯名,但或許可以從包裝袋入手,吸引更多的年輕群體。

同時,當下頻出雪糕刺客、酸奶土匪,星巴克或許也可以除咖啡外,拓展酸奶、雪糕等新業務。如前一陣的“雪糕刺客”鐘薛高除雪糕外,還在各地推出咖啡快閃店,吸引了許多消費者前往打卡。而星巴克可以憑借自身做具有的品牌優勢地位,借機推出冰糕、酸奶等品類,結合咖啡配套發展。
2022年,瑞幸的門店達到7165家、Manner331家,Seesaw去年也達到100多家。本土咖啡品牌逐漸發展起來。同時,中國郵政、李寧、狗不理包子等跨界對手也開始卷入咖啡領域,爭奪星巴克在中國的咖啡市場份額,新銳品牌的不斷擴張,無疑給星巴克施加了一些壓力。雖然星巴克在中國市場中處于TOP級別,但要想長足發展,還需和中國的市場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