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臺三色激光4K投影,Vidda C1似乎在投影行業卷出了新高度。雖然小編還未拿到真機,但目前第一批用戶已拿到貨,電商和內容平臺也出現了不少反饋。結合官方信息和網上的反饋,小編對C1這款新品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究竟它的產品力如何,是無腦沖還是讓子彈飛一會兒?看完你就有答案了。
亮度低,只能夜間投小屏
從光源上講,三色激光要比三色LED和單色激光的亮度和色域上限更高,能展現自然界更多的色彩。但眾所周知,激光器的成本較高,可選擇的個數組合,通常是28、14、8個的封裝方案,再搭配不同數量的紅綠藍激光器。例如,X3 Pro這種單色激光,都是選取8個藍色激光器,以1*8或2*4的封裝呈現,配合以熒光色輪來產生三原色從而實現圖像顯示。因此,C1雖然采用了三色激光,但激光器的數量肯定比三色激光電視要少得多,加上標稱亮度僅為1350ANSI流明,猜測激光器數量也在8個左右。
但亮度太低,就會對觀看環境有很高的要求。再好的色彩還原能力,一旦開窗開燈,也會被環境光嚴重破壞。相信大部分用戶絕不能接受永遠只能晚上關燈才可以觀看。而且畫面亮度與投影面積是正相關關系,畫面越大,畫面亮度就會越低。因此,想要入手C1的朋友,一定要仔細考慮自己和家人的觀影習慣,以及自己的屏幕尺寸大小。如果還是選擇亮度超過2000ANSI流明的三色LED 4K投影,或是等后面出亮度更高的三色激光4K投影。


無光學變焦,側投必然損失畫質
性能方面,Vidda C1搭載了4K投影的標配處理器——聯發科MT9669,并擁有4G+64G的存儲方案,以及必備的畫面自適應。在性能功能方面,已能躋身一線。

但C1也存在一個先天的缺陷,那就是它沒有攜帶光學變焦鏡頭。這樣一來,當C1在做自動避障、自動入幕和梯形校正時,就只能依靠裁切像素點的方式調整畫面,必然帶來較大的分辨率損失。下面兩張圖雖然是峰米V10的照片,但C1、V10、X3 Pro都沒有光學變焦鏡頭,道理完全一樣。可以看出,如果沒有光學變焦鏡頭,光是分辨率的損失會有多大。這樣一來,高價4K的價值,就大大縮水了。

更重要的是,畫面調整時,除了分辨率,亮度和色彩也同樣會有較大程度的降低。這就是為什么有光學變焦的投影價格更貴的原因。

三、激光散斑與畫面磨砂感
三色激光投影雖然擁有更高的色域并能突破更高的亮度,但散斑的存在,也會嚴重影響畫質,甚至達到人眼無法接受的程度。
原理上講,激光具有單色性、相干性、方向性的特色。相干性是因為光具有波動性,當兩個光源的兩列波在空間堆疊時,每個點的振蕩,是兩列波在該點轟動的組成。可以理解為,我們用手抓不住的光,在空間內還是會”相撞”。
當激光照射到幕布時,幕布那看起來平整但實際很粗糙的外表,其實是由很多的點的組合(面源)。而各個點,又會對入射光進行反射或透射。不同的點(面源)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就會產生不同的相位,當它們的光線相遇后,就會產生干與。

由于點(面源)數量巨大,且互相獨立,各光線產生劇烈無規矩的強弱改動。這些干與后的光線,就構成了無規矩的散斑。視覺效果就像是許多的斑點,網上所謂的磨砂感就是這么來的。目前不少用戶反饋的C1畫面散斑問題,仍沒有好的解決方法,這在使用方面確實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就算有合適的幕布能夠解決,也缺少了投影走到哪用到哪的自由度優勢。


無遠程緩存
最終呈現的畫質好不好,除了投影的性能配置之外,更重要的是片源。好比一臺4K電視,播放的是360P的片源,效果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好。
高質量的4K片源,不僅僅是分辨率達標,更重要的是碼率。碼率可以理解為每一幀視頻畫面中,所包含的信息內容。碼率越高,就代表圖像聲音信息越豐富,反之畫面聲音細節的損失就越大。像國內流媒體平臺的4K,90分鐘也就幾個GB大小。除了分辨率,畫質甚至趕不上一些高碼率的1080P片源。

這也要怪罪于當下的網絡環境,網速不夠,就只能狠狠的壓縮片源,才能讓它可以流暢播放。但沒有了高碼率空有4K分辨率,即便顯示設備素質再好,畫質也就那樣。所以,解決方案就算廠家既要提供高碼率的4K片源,同時也要允許產品可以做到遠程緩存,這樣在回家路上就可以下載好,到家就能看了。
C1在這方面明顯欠缺考慮,沒有極米RS Pro 2的光學變焦鏡頭就不說了,連X3 Pro也跟進RS Pro 2做的遠程緩存功能,C1也未做提供。設想一下,當畫面自適應損失了畫質的情況下,再觀看低碼率的4K電影,再配上非知名品牌的原廠音響,影音體驗差距就拉得相當大了。
總結
從目前Vidda C1的參數配置和功能來看,它的確是一臺高性能的4K投影,在處理器和基礎功能方面,也追上了萬元天花板RS Pro 2,特別是它還有高色域這樣的亮點。但同時,在針對4K投影的特殊功能方面,卻和不少4K產品一樣欠缺考慮。
首先,家用投影很難做到正投,就算吊投也需要用到縮放。當使用自動避障、自動入幕、梯形校正這些畫面自適應功能時,必然會損失掉不少的亮度色彩和分辨率。那這臺投影本身的色域優勢,馬上就會消解。
此外,三色激光的頑疾散斑,并沒有在C1身上得到很好的解決。無論是在幕布還是墻面上,都可能存在明顯的散斑,嚴重影響觀看體驗。
最后,1350ANSI流明的亮度,只能滿足夜間關燈觀看。即便亮度虛標程度更小,從用戶的消費反饋圖片來看,開小燈也依然會非常影響畫質。建議家有小孩的朋友,以及喜歡高頻觀看的朋友,慎重考慮這樣的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