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從延安出發》順利開播,該節目以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80周年為契機,結合新時代優秀文藝精品,聯動16家國家級文藝院團、院校、演出機構,集聚“文藝國家隊”的力量,展演話劇、歌劇、舞劇等多類型精品力作,展示新時代文藝成果。并靈活使用國內頂尖的xR技術,力求令觀眾耳目一新,在感受文藝作品“人民至上”創作初心的同時,又能體驗到技術與藝術完美融合的視聽享受。

主值班呈現效果
《從延安出發》的創作團隊遠赴延安本地采風,走訪多家博物館、藝術館,并訪問多位美術、歷史學家,創作出了舞臺上的“時光藝術館“,舞美和燈光設計組與導演組完美配合,利用諸多元素搭建起不同主題的“文藝之路”,而與xR技術全新包裝方式的結合,也大大加強了觀眾的沉浸式體驗,使演員與虛擬場景、燈光、舞美交錯相融,從而達到最好的藝術展示效果,全面展現了自延安文藝座談會以來,80年中國文藝界蓬勃發展的創作活力。

《天路》舞臺效果
此次擔任節目視覺總監的是來自眼保健操制作(北京)戰略合伙人、視覺顧問,北京幻彩星圖文化傳媒創始人胡增鳴,由他帶領的視覺團隊在節目中謹記文藝工作者的創作導向,結合傳統LED視覺+xR虛擬視覺,同各大國家級院團聯手,將歷史與現代科技用浪漫的方式深刻體現。

《命運》舞臺效果
在開場設計中,為結合節目的創作與創新內容,以15個院團本身的特有符號為提煉元素,通過不同的作品道具展示,將各個院長、團長與其所在院團的代表作相互聯動、跨越時空,在舞臺上重逢,感受傳遞的力量。例如:中央芭蕾舞的《紅色娘子軍》中的經典芭蕾舞動作;中國歌劇舞劇院在延安的第一場巡演的《白毛女》場景;中國兒藝《報童》中的經典動作等。
不同的場景結合不同的光束,講述不同的歷史情境,光效的考究,從整體上使歷史氛圍更加厚重。此外,在整個節目錄制過程中,利用虛擬技術的加持,構建出不同的特有場景,并且通過xR的技術效果與院長、 團長進行更真實的交互錄制, 局部超現實夸張的視覺處理帶給觀眾更震撼的視覺沖擊。 全包圍的虛擬,突破了舞臺的原有結構,從而打造出更寬廣無際的舞臺空間感,使得節目的主旨進行視覺上的藝術升華。

開場黑白手稿

開場顏色效果手稿
《從延安出發》中呈現了各種類型不同的節目,而每一個節目都有著獨特的包裝效果。例如節目《追尋》,視覺團隊首先搭建了革命先輩為了祖國英勇戰斗的場景,利用xR技術的沉浸式效果,在一片戰火紛飛中,再現先輩們用鮮血澆灌新中國的偉大事跡;后半段將場景轉換為新時代祖國一片繁榮的場景。前后對比,表達了正是因為有一代代先輩不懼犧牲艱苦奮斗,心中永保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堅持黨的使命,最終實現了如今的盛世繁華。

《追尋》預演畫面

《追尋》預演畫面
節目《黃河船夫曲+保衛黃河》由于現場有上百人的交響樂團及合唱團,團隊創造性地打破以往xR使用方式,定制設計了disguis渲染平臺的虛擬模型,保證在有虛擬拓展層包裹的情況下依然保有現場舞臺結構,將虛擬與真實有機結合,呈現出完全不同以往脫離真實舞臺的虛擬效果。

《黃河船夫曲+保衛黃河》 預演畫面

《黃河船夫曲+保衛黃河》 預演畫面

《黃河船夫曲+保衛黃河》 舞臺效果

《黃河船夫曲+保衛黃河》 舞臺效果
節目《春節序曲》的視覺設計上,團隊根據陜北傳統剪紙為先導元素,用xR場景構建了一個剪紙的世界,展現出濃郁的陜北風情。之后以腰鼓紅綢以及紅綢上鏤空的剪紙圖案,再次構建了一個充滿延安特色的環境,將傳統民樂有機結合,在《春節序曲》的音樂中再現了新中國成立前夜那個歡騰的延安。

《春節序曲》預演畫面

《春節序曲》UE操作界面

《春節序曲》舞臺效果
相信《從延安出發》節目的播出,會再次推動國內xR虛擬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眼保健操制作(北京)作為xR虛擬拍攝全流程服務團隊力求將藝術表現和技術表達二者融合發展,像一個精巧的工匠,將藝術與技術穿針引線,良好的交織在文藝作品之中,把先進的科技手段用最溫柔的方式澆灌進藝術理念當中,并以最美的方式呈現給每一位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