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數據星球》《高端訪談》欄目,邀請數據庫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廠商負責人、技術專家、學者、用戶)參與,就產業的熱點話題對話,并以文字、視頻形式傳播,歡迎隨時與編輯聊幾分鐘。
近期關注的關鍵詞:營收、出海、國產化、分布式、開源、HTAP、去O的現實問題等等。
本文為第五期,采訪對象是偶數科技,下期想看誰家的,快來@小編。有想參與這些話題,發表一些觀點的廠商,可以@小編。
2016年12月,北京偶數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典型的數據庫市場的“新兵”。
盡管成立時間還不長,但偶數科技可不能小覷,它也是業界的明星創業企業。截至當前,偶數科技已完成紅杉中國、騰訊、紅點中國與金山云的四輪投資。核心產品偶數數據云Oushu Data Cloud已在金融、電信、制造、公安、能源和互聯網等行業得到廣泛的部署和應用。
偶數科技是如何看待業界的一些熱點話題的,包括分布式數據庫、數據庫上云、數據庫市場亂象、數據庫應該如何發展等,以下是本次專訪偶數科技的內容整理。
1、對數據庫行業過去一年的發展狀況,你有何評價?
去年由于疫情,很多行業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但數據庫行業受影響不大,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勢頭。過去一年的情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大環境,這個毫無疑問國產化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對于中國數據庫來說是一個利好。
第二,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們認為云原生架構和實時是數據庫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特別是存儲計算分離架構,無論是對于業務效率的提升還是成本都顯示出極大優勢,另外多說一句,存算分離在“雙碳”和“東數西算”兩個政策中將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第三是上云,這個在金融、政府等行業還不是很明顯,不過在互聯網等行業已經有大批公司開始上云了。隨著數據上云的推進,云原生數據庫將會完成各行業覆蓋,這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2、數據庫上云是大趨勢,Gartner預計,今年數據庫的營收中有50%以上將來自云數據庫。而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云數據庫廠商紛紛向線下發力。線下和線上哪個是趨勢?
從數據庫廠商來說,將技術放在云端也更容易產品化和大規模復制,減少不同客戶之間定制投入。不過目前本土市場環境和客戶招標流程來說,像金融、政府還是本地化部署為主。從整個行業來看線上數據庫肯定是大勢所趨,不過還需要一些時間去教育市場和完善上下游生態對接。
3、原生和分布式是數據庫市場的一個熱詞。與國外相比,分布式在中國可能受到更多的關注,其中有什么原因,還是只是中國數據庫廠商的炒作?
這個要考慮不同國家的國情,一個人口幾千萬的國家和十幾億的國家產生的數據和管理存儲要求自然是不同的。我國人口基數大,像5G、IOT等技術的快速迭代和應用都會產生海量數據,分布式存儲是一個必然選擇。其實“東數西算”政策背后的思想也是分布式的一種體現。
無論是性能還是成本角度,分布式都會是接下來整個數據庫行業的方向,只不過傳統數據庫歷史比較久,技術的接收需要一定的時間。在一些數據量特別小的組織、企業中也沒必要上分布式。我們認為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數據特點選擇合適的數據架構。
另外,分布式架構逐步由分庫分表中間件向云原生分布式發展,以應對不同應用場景。早期以電商、社交起家的互聯網公司主要使用分庫分表中間件形式,但由于其對復雜查詢事務的支持較差,難以應對業務瞬時高峰需求,因此需要更加便捷、可靠的云原生分布式數據庫。
4、您認為分布式數據庫代表了數據庫的未來嗎?分布式數據庫是中國數據庫廠商彎道超車的機會嗎?
從技術的發展階段看,現在數據規模越來越大,分布式是一個很好滿足現階段乃至接下來5~10年數據需求的架構。不過技術是高速發展的,每個技術都會過時,很可能很多年后分布式也成為“傳統”技術了,所以創新很重要,偶數一直致力于做數據庫核心技術的開拓者,分布式是我們在公司成立時主推的技術,現在在公司內部已經比較成熟。目前我們主要在做湖倉一體和實時這兩個方面的嘗試。
“彎道超車”這個詞我們應該謹慎對待,所謂“彎道超車”無非是給我很多廠商提供了新的商業機會,但是作為底層技術之一的數據庫內核研發,是需要很多技術沉淀的,是存在技術門檻的,只有長期專注的企業才有望抓住新的機遇,而目前不少數據庫廠商是沿襲國外開源技術,而沒有自己的技術特點,我們應該夯實基本功同時實現進一步創新和突破。
5、今天中國市場上有超過200款數據庫產品,大多數是基于開源研發的,您如何看這一現象?有開源產品自研還有必要嗎?
我們認為應該客觀的看待開源,既不應該有偏見也不應該無腦鼓吹。開放源代碼只是一種讓更多的用戶、愛好者研究學習并改善代碼的方式。閉源也有閉源的合理性,無論是安全性還是產品的成熟度商業軟件都是有其優勢和意義的。
6、您所在的企業2021年取得了哪些比較突出的成績? 2022年有哪些重點工作?
在產品方面,除了持續完善OushuDB產品的功能和穩定性外,公有云版本的開發工作也已經完成。同時我們還完成了湖倉一體方案的落地和經驗總結,目前已經在不少大型銀行進行了驗證。
在市場方面我們去年在金融、政府、電信、能源等行業都獲得了實現了進一步突破,也獲了不少嘉獎。
在生態方面,偶數已經完成了與國產生態上下游企業的對接,像四大云廠商,國產操作系統UOS,硬件系統像鯤鵬等等,在信創方面也有一些進展。
接下來我們會在云端發力,拓展更多行業與生態伙伴。同時依托優勢技術繼續深耕實時數倉和湖倉一體。
7、要真正躋身一流數據庫行業,甚至引領數據行業發展,我們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第一、加大數據庫內核研發的投入:數據庫的研發周期是漫長的,門檻較高,數據庫的人才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堅持長期主義,才能夠保持我們的產品優勢;第二、生態的合作:對于更多的行業及地區和渠道,我們進行更深入的商機的挖掘和跟進;三、進一步完善云產品的體驗:幫助用戶在云端上獲得成本低廉、性能卓越的云數數據庫服務。
8、你作為數據庫行業的一位資深從業者和專家,你會重點關注這個行業哪些重點技術和行業發展趨勢?
一個是云原生架構的研究,這個我們已經做到細分賽道領先,我們需要繼續專注數據庫內核上面的一些優化。另外我們還比較持續深耕數據庫在落地場景中的應用,站在數據庫研究者的角度給用戶提供更好的落地解決方案。其他的跨學科應用例如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也會產生一些新的有意思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