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速途網(sootoo123)原創
作者 / 喬志斌
恰恰相反,年輕人不僅愿意換手機,而且還成為了換機主力。
近日,#年輕人為什么不愿換手機了#的話題在社交網絡上引起熱烈討論,一時間,網友們從產品、市場、用戶、渠道、供應鏈、經濟環境、國際局勢等等,多方面分析了消費者換機周期延長的種種原因?
然而,年輕人真的“不愿換手機了”嗎?

事實正好相反,根據每日互動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5G手機消費人群中,24歲及以下人群成為了占比增長最大群體,而25-34歲、35-44歲群體則出現了一定程度下滑。這意味著,實際上“不愿換手機”的人群更多是中年人,而“Z世代”年輕人則依然對于購買新手機充滿興趣。
而正因為年輕人在手機消費占比的越來越高,且隨著收入的提升、購買能力的增強,品牌的年輕粉絲,是手機品牌最寶貴的長期財富。
速途網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手機品牌,已經開始“不務正業”投入到潮玩行業當中,并希望借此實現品牌的年輕化。
手機品牌發力“潮玩”,真我、黑鯊、魅族殊途同歸
近年來,造型獨特、富有個性的潮流產品受到許多年輕人的熱捧,成為他們表達自我和情感投射的媒介。而通過打造年輕人熱愛的“潮玩”產品,成為了手機廠商聯絡年輕用戶的重要媒介,而在實現這一過程之中,不同品牌的做法卻是略有不同。

擁有自主IP吉祥物的品牌,能夠基于品牌IP打造專屬的形象周邊,例如,小米、真我等品牌。小米除了自家標志的“米兔”IP之外,旗下Redmi品牌也在近期發布了品牌吉祥物Kino’s Weekends潮流系列盲盒。而真我則憑借“真奇喵”系列,打造科技跨界潮玩公仔。
而另一些如黑鯊、魅族等品牌,則通過品牌授權的方式,推出貼近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潮流周邊,進軍年輕人市場。
去年9月10日,魅族科技宣布重啟“魅藍”品牌,手機、IoT、生活配件類產品或都在規劃當中。據接近魅族內部人士表示,“魅藍”品牌為魅族科技通過品牌授權給了藍辰科技運營。企查查數據顯示,珠海市藍辰科技有限公司于6月24日成立,由魅族參股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華海良。

去年12月,黑鯊科技申請注冊“多元宇宙”“黑鯊多元宇宙”商標,而在剛剛結束的黑鯊5系列發布會中,黑鯊多元宇宙BDC(Blackshark Diverse Cosmos)正式上線,喊出來“為年輕靈魂帶來多元化產品”,品牌年輕化的期望不言而喻。

而還有一些企業甚至打起了“元宇宙”的招牌。3月31日,榮耀Play系列產品經理韋驍龍通過微博中提到了“如果這是一個來自元宇宙的需求呢?”,為即將發布的榮耀Play 6T造勢,在海報中也出現了“METAVERSE(元宇宙)”的相關字樣。雖然目前尚不知會采用何種元宇宙技術,但年輕人也確實是元宇宙接受程度最高的群體。
可見,無論是自主IP、還是品牌授權、還是“元宇宙”,最后手機品牌們最終殊途同歸,在“潮玩”市場聚首。
最顯而易見的原因,是因為“潮玩”能夠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并通過文創用品周邊的展示,提升母品牌的影響力。黑鯊CEO羅語周曾表示:黑鯊手機在全球已經有超越250萬的用戶,而周邊配件用戶則超過了350萬,通過專為游戲打造的配件產品,讓黑鯊品牌在行業內收獲了更多的關注。
另一方面,相比于“內卷”的手機市場,為了在配置與價格上塑造優勢,手機本體的利潤率通常不會太高,而周邊的配件往往能為手機品牌帶來更高的利潤。
因此,在短期來看,手機品牌集中發力“潮玩”周邊賽道,正是切入年輕人的熱點需求,通過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創造新的營收增量。
打造品牌私域,年輕人仍是長鏈運營關鍵
如果說通過“潮玩”的推出,給手機企業帶來了直接利潤。那么以產品為觸點,讓年輕用戶成為品牌的粉絲,再通過社群化的運作手段,讓品牌粉絲沉淀至私域。
而當這些年齡分層接近、興趣高度一致的用戶聚集在一起,隨著網格效應的作用之下,不僅為品牌的運營提供了精準的粉絲畫像,而且粉絲之間的持續的相互交流,也通過社群的形式,提升了品牌的黏性。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國內手機市場2月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約2,348萬部,同比下滑了20.5%、環比下滑24.0%,雙雙出現收縮。隨著國內手機市場全面轉向存量市場,用戶群體的增量不再是產品普及的版圖擴張,而是品牌之間用戶數量的此消彼長。
正因如此,對于品牌而言,不僅要盡可能轉化其他品牌的用戶,更要護好現有用戶的“基本盤”,才是行穩致遠發展的根基。
其中,年輕人對于品牌而言,是最具長期價值的群體。根據開篇的數據而言,雖然現階段而言,中年、甚至老年群體擁有更高的購買力,但在手機創新的“紅利空窗期”,整體購機頻率正在下降的當下,年輕人在手機市場的銷售比重將越來越大。
同時,作為伴隨移動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年輕人群體更熱衷于在互聯網消費,且對于互聯網新生事物與概念,例如元宇宙、web3、數字藏品等接受程度更高。
數據顯示,2021年NFT數字藏品市場交易額超400億美元,國內各平臺發售數字藏品數量約為456萬個,總發行量市值約1.5億元。其中,以年齡段劃分,“00后”和“90后”數字藏品意向藏家占絕大多數,“90后”占比約37%排名第一,“00后”占比約27%排名第二。

而互聯網服務雖然在營收占比上并不算高,但相較于硬件產銷,卻擁有更高的利潤率。根據小米集團近期發布的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互聯網服務在總收入中占比僅為8.6%,但毛利率高達74.1%,遠高于智能手機、AIoT與智能生活消費產品兩大板塊毛利率的11.9%和13.1%。
可見,年輕人不僅是手機品牌未來銷量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利潤的重要來源。因此,在“得年輕人者得天下”的趨勢之下,也讓品牌紛紛發力“潮玩”賽道,讓品牌更加年輕化,吸引更多年輕人成為品牌的擁躉,將成為未來各家發力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