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性成為便利店的主要消費人群;大多數人表示會在“女神節”給自己或身邊的女性買一份小禮物;對價格更加敏感;超過一半女性曾在便利店買過絲襪;逾八成認為深夜便利店可以增強安全感……
在“三八”婦女節期間,筆者結合行業研究報告,并通過多家便利蜂門店實地調研,得出上述有關女性消費的分析和總結。
有便利店消費客群90%是女性
根據埃森哲的調查,中國擁有近4億年齡在20-60歲的女性消費者,她們是大多數中國家庭財政支出的“決策者”,每年掌控著高達10萬億人民幣的消費支出。在中國市場,女性是新消費浪潮的推動者,形成不容忽視的“她經濟”。
這一點也反映在便利店行業。畢馬威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2021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便利店消費的主力人群是30歲以下的客群,尤其是年輕女性,有的便利店57%的消費者是女性,她們喜歡在用餐時間和下午茶時間享用甜點和小吃。

筆者從多家便利蜂門店了解到,女性消費力日益增強。據介紹,便利蜂的一家寫字樓門店,主要客群有接近90%是女性,奶制品、咖啡和玉米在該店非常受歡迎,特別是咖啡,每天早上睡眼朦朧的女白領都需要一杯咖啡提神。
“相比男性消費者,女性在店里逗留的時間更長。”一位便利蜂店員告訴筆者,“她們的進店頻次、消費頻次往往也高于男性,并且樂意嘗試新品。”該店員表示,女性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由于便利蜂晚上有很多打折商品,有些女生會挑準時間過來薅羊毛。
女性在便利店最常買的10種商品
正是瞄準了“她消費”,從2月中旬開始,線上線下針對“女神節”的促銷活動層出不窮。筆者在便利蜂看到門店正在舉辦“草莓季”,用粉紅色裝飾迎合女性消費者的感官體驗,同時,推出多款草莓主題甜品和面包,特設貨架上陳列著面膜、夜安褲、衛生巾、洗發水等各種女性護理產品。

不少女性消費者表示會在“女神節”給自己或身邊的女性買一份小禮物。“不一定很貴重,可能是一杯咖啡、一份甜品,或者一瓶果酒。”消費者李小姐如是說,“便利蜂新出的草莓抱抱蛋糕就很適合作為禮物。”
另一位消費者張小姐則會跟閨蜜聚餐。“過一個屬于女生的夜晚。”
而女生們平時會在便利店買什么呢?
筆者在便利蜂門店隨機調查發現,女性消費者在便利店最常買的10種商品是:牛奶、甜品、咖啡、熱餐、沙拉、包子、果酒、飲料、絲襪和衛生巾。
有趣的是,超過一半的女性曾在便利店買過絲襪。

“男生大概不知道便利店還賣絲襪、化妝棉、睫毛夾、卸妝水……但對于女生來說,它們在某些時候就是剛需。”消費者張小姐解釋,她曾因為絲襪在擠地鐵時被劃破,不得不臨時去便利店買了一雙,緩解了尷尬。
也有不少女生在便利店購買過痛經貼。
行業專家指出:“這些都屬于強目的性商品,對便利店的銷售貢獻非常有限,但正是有了它們,便利店才配得上‘便利’二字。”
此外,女性近年來成為果酒消費的主力。據電商平臺統計,2021年購買果酒的人群中,將近七成為女性,20-30歲的城市女性最愛果酒、氣泡酒等。
在便利蜂,筆者看到果酒的包裝均以高顏值外表示人,以吸引女性消費者的注意,因為她們購物時偏向于感性,對外觀、色彩等視覺元素敏感度更高。
便利店或將成為女性的“安全避難所”
另據調查,逾八成女性認為深夜便利店可以增強安全感。
隨著工作、生活節奏加快,不少女性需要加班或應酬至深夜,甚至凌晨,因此,女性半夜回家的安全問題也需要得到重視。

“過了晚上10點之后,很多店鋪都關門了,街上冷冷清清,如果這時看到一間亮著燈的便利店,會感覺安心很多。”消費者孫小姐表示。
事實上,作為最接近消費者的線下零售業態,便利店常常被形容為“避風港”、“安全屋”。在韓國一些城市,政府聯合便利店為可能遭遇傷害的女性提供幫助,讓便利店成為名副其實的“避難所”。
上述專家認為:“便利店作為城市服務設施的一部分,隨處可見,24小時營業,具備獨有的地理和環境優勢,也許,中國便利店未來也可以為女性安全提供更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