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威海市召開的財稅地方貢獻50強企業表彰大會上,威高集團以稅收30多億元的成績,繼續保持自2011年以來全市納稅第一名。2021年1月初,威高創始人陳學利滿懷信心地將企業33年發展的豐碩成果交給了新班子,希望年輕的新班子以新思維、新作為,帶領威高打造好下一個30年,打造國際一流企業,進入全球同行業前列。
2021年是威高新班子亮相的第一年,以陳林為董事長的新班子帶領廣大員工,克服疫情、帶量采購等帶來的巨大壓力,狠抓科技創新、銷售平臺轉型、數字化建設等工作,迎難而上,頑強拼搏,順利實現預期目標,銷售收入、回收及凈利潤持續增長,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其中在科技創新上,2021年取得47張注冊證,50多個產品上市,有效專利達1785件,骨科足踝外科精準微創治療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腔鏡手術機器人成為國內首家獲批上市產品。
十幾年前,威高就提出了打造百年企業的宏偉設想。2018年,建廠30年時,威高確定了打造國際一流企業的新目標,堅持以人才為中心,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管理團隊、國際一流的專家工程師團隊、國際一流的銷售服務團隊、國際一流的企業文化,推動百年企業建設。陳學利將打造一流的人才隊伍當做重點,多年來他努力培養年輕的新一代領導班子,培養自己的企業家隊伍,致力于打造國際一流企業。
陳學利提出威高集團領導干部要具備六大能力:第一要有判斷能力,第二要有決策能力,第三要有組織指揮能力,第四要有創新能力,第五是綜合平衡駕馭能力,第六是執行協調能力。
年輕的新班子擁有過硬的六大能力,接過火炬,開新局、創新篇,推出一系列新舉措:正三冗、保兩增,即去冗官、去冗兵、去冗費,增加研發投入,增加藍領人員收入;重點做好四項核心工作,即研發創新、生產制造、銷售整合、大部制改革;實現四個轉變,即由模仿式研發向引領創新型研發模式轉變,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數字化、智能化的生產制造轉變,由銷售渠道為主導向市場生態為主導的營銷方式轉變,由本位主義向自利利他的思想觀念轉變,推動威高邁向新時代,展現新形象,跨入新境界。
陳學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現在企業高管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年齡結構、學識結構、知識結構在目前國內同行是最優的。“現在我們威高的第二代要比我們第一代強得多,第一,他們年輕,40歲左右;第二,工作經驗都在10年以上;第三有文化。只要堅守良心、誠心、忠心,我想他們肯定會干得比我們這代好。”
進入2022年,威高新班子按照一個中心、三個調整(堅持以人才為中心,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體制結構)的發展戰略,持續推動企業發展。數字化轉型是重點,威高專門成立數字化工作領導小組,選定試點產業集團與子公司,推動生產制造全面轉型。加快科技創新,簽訂激光公司戰略合作協議;與其他企業共同推動確定性網絡建設,在威高加快手術機器人發展。加快新項目建設,利彤公司二期項目開工,主要生產疫苗,填補省內空白,將成為企業新的增長點。
威高新班子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發有為,砥礪奮進。“今后,威高將從今天的高度走向另一個新高度,從今天的起點走到另一個新起點,不辜負大家對威高的支持和厚愛。”陳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