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伙兒羅伊森(Ethan Robertson)從小在北卡羅來納州長大,這是美國建國13個州屬之一。伊森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成為一名網紅,用普通話說車。
過去兩年間,他測試了近100輛中國汽車市場的暢銷車型,拍攝制作了50多條汽車評測視頻,在抖音和懂車帝積累了近50萬粉絲。在他看來,汽車測評不僅是一種愛好,還是一種責任——把更多好的中國汽車介紹到國外。

大學時,出于對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的喜愛,伊森選擇了學習中文,并在完成學業后到中國工作。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視頻創作者、“車輪哥”的創始人向騰和陳宇珣。當得知車輪哥團隊正在尋找專業的外籍汽車測評主持人時,羅伊森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他從小就喜歡汽車,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通過做中文解說提升自己的中文口語。
2019年5月,羅伊森擔綱主持的第一期節目在懂車帝“車輪哥”頻道上線。在十幾分鐘的節目中,他用尚顯生疏的中文介紹了一款美國經典汽車“林肯town car”。美國小哥的說車之路就此開始。
彼時,中國早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但長期以來,到中國汽車行業工作的外國人大多是車企工程師,像伊森這樣在中國說車的老外還是少數。不少網友很好奇:一個講中文的外國汽車愛好者會如何評價中國汽車。
最初,網友們關注的是他的口音:“這個美國人說中文很美國,結果車是什么不重要,被你口音吸引住了。”但慢慢大家發現,“美國小哥”的說車視頻確實有料。
伊森的評測風格與其他人不同,他更注重個人的體驗,而不是參數的對比和功能的介紹。
在測評中國的“國民神車”五菱宏光時,他是這么說的:“看看這里面,你就會清楚這款車為什么會成為中國經濟背后的推動力之一,想象一下如果把座椅拿走,這輛車能裝多少東西。2門版本的車常見于中國各城市的貨運業務,它有可能車窗上貼著‘專業疏通下水道’的字樣,可能是建材運輸車,也可能是豬肉或者水果販子的運貨車。”

而除了評車,他還經常對比中美兩國汽車文化,討論汽車背后的故事。通過一個外國人的視角,他發現了很多文化差異:中國車主喜歡給車套座椅墊,中國二手車市場大眾品牌很多,中國車主特別喜歡用行車記錄儀。
有一些中國汽車市場存在的特定現象他也搞不明白,只好把問題拋給懂車帝上的車友或粉絲。某品牌MPV上市后很火爆,伊森特別做了一條視頻,對加價定車的現象表示不解,“我沒有發現這款車和在美國賣的有任何區別,更不理解為什么會有人加價6萬買車,如果你們知道請告訴我。”
在伊森看來,自己“剛好遇上了中國汽車發展最好的時代”,很多中國品牌汽車都值得試駕,從銷量來看哈弗H6在中國的地位堪比美國的暢銷車F-150,蔚來的EC6車型不輸特斯拉,而在體驗過紅旗E-HS9后,他感嘆“為什么美國都沒有這么大的電動SUV!”
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從來不乏一些靠夸中國出名的博主,不少“老外”博主深諳用戶心理,可謂“逢中必夸”。 小有名氣之后,爭議也隨之而來。有人諷刺羅伊森“掌握了財富密碼”。
伊森并不諱言自己對中國汽車的夸贊,但他認為,持有這種觀點的網友恰恰是對本國汽車不夠自信。他表示,中國汽車確實進步巨大——中國汽車的質量、設計和性能都有明顯提高,其他國家花50年時間做到的事情,中國可能只花了10年。“我拍攝汽車視頻,首先是出于熱愛,而不是因為我覺得這樣可以更賺錢。我是認真的車迷,而不是以賺錢為目的的演員或模特。”伊森說。
為了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中國汽車品牌和中國汽車業的發展,車輪哥還把一些測評做成英文,上傳到海外社交媒體平臺。
“車輪哥”的英文口號叫“China Auto Insights”,直譯為“中國汽車洞察”。實際上,“車輪哥”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看中國汽車的一個窗口。
2021年7月,伊森通過親身體驗送快遞的方式,對快遞專車“橙仕01”進行了評測。向騰透露,節目播出后反響不錯,他們收到了來自中東、東南亞和歐美等地的10多個郵件問詢,有不少人表達了購買意向。向騰說,他們把這些意向客戶信息都轉給了“橙仕01”的制造商——一家位于山東的中國公司。
伊森并不否認與一些汽車品牌有合作,但他表示,“車輪哥”做節目有幾個原則,首先是自己感興趣,二是要求合作方不過分干預內容創作。
而在測試車的選擇上,他們專做中國品牌汽車和中國市場的特供車,比如大眾ID.6 X這種專供中國的車更能反映中國市場的特點。伊森表示,從開始錄視頻至今,60%以上的車型都是通過私人關系去借的——朋友的車,鄰居的車,還有同一個辦公園區“工友”的車,都成為他的目標。剩下的40%則來自租車平臺和車廠提供的媒體車。
羅伊森認為,很多優秀的中國品牌汽車,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進入美國銷售,不得不說是個遺憾,“但我相信未來一定會有機會。我比很多美國人幸運的是,我搶先開到了這些車,這就是我在中國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