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的情人節甜品很快就賣空了”、“過情人節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很多年長的消費者買高端紅酒”、“購買異性相關商品的人變多了”、“目測買巧克力的男生比女生多”、“避孕套銷量大幅提升”……
近日,筆者走訪多家便利蜂門店,從店員的交談中獲得上述信息。他們均表示,自春節假期結束以來,門店迎來了消費小高峰,情人節的“甜蜜經濟”可見一斑。
“情人節前一天是周末,購買紅酒、巧克力和糖果的消費者明顯比平時多了不少。”在一家便利蜂社區門店,小張一邊補貨一邊介紹。

特設貨架上,陳列著巧克力、葡萄酒、果酒、糖果等甜蜜系產品,不少商品打出兩件8折、第二件1元、單價直降等優惠,活動從情人節前兩周已經開始。便利蜂還專門為情人節上新了一款草莓風味大福甜品,同樣受到追捧,一般在下午時段就會售罄。
據小張觀察,年輕人仍然是購買情人節禮物的“主力軍”,其次是一些年長者,盡管后者為情人節買單的人數比例遠低于年輕人,但這一群體樂意支出更高,客單價往往較高。“購買最多是高端紅酒,也有買巧克力的,偏愛包裝精致的禮盒,雖然價格比普通巧克力貴,但他們挺舍得為節日儀式感花錢。”小張如是說。
筆者在便利店做的隨機調研證實了小張的判斷。據調查,90后、95后最熱衷過情人節,他們也是購買情人節商品最多的人群;緊隨其后的是60后,喜歡夫妻結伴前來挑選商品;對這個節日“最不感冒”的反而是70后和80后,多數人表示不會過情人節。

在另一家位于寫字樓的便利蜂,90后白領江波(化名)買了一瓶果酒和兩盒玻尿酸面膜,“給女朋友的禮物。”江波告訴筆者,“平時上班忙,也沒時間上網挑禮物,但過節總得表示一下,在便利店賣貴一點的實用的東西也不錯。”
便利店雖然體量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僅有食品,還有各類精致日用商品,且不乏網紅爆款。據了解,這幾天在便利蜂門店,像江波這樣購買異性相關商品的消費者比比皆是,為女性保暖絲襪、護膚品買單的男士顯著增多,而不少女士的購物清單里也有剃須刀、男士潤唇膏等內容。整體比較,在便利店購買情人節禮物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除此之外,各個避孕套品牌也借助情人節展開銷售攻勢,便利蜂自助收銀機周圍成為它們最搶眼的推銷空間。據透露,這兩天購買避孕套的人數大幅提升,男女都是。
同時,筆者發現便利店已成為電影宣傳的重要陣地,便利蜂門店的電視屏正在輪播情人節檔期電影《十年一品溫如言》的宣傳片和主創視頻,吸引消費者駐足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