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抖音發布《2021抖音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從用戶表達、內容價值、經濟價值等維度展現了過去一年抖音的變化。報告顯示,傳統文化類內容在抖音上得到了繁榮發展,去年傳統文化類主播收入同比增長101%,其中曲藝類主播收入同比增長232%。

這意味著,傳統文化類直播在抖音越來越受到關注,網友打賞不但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認可,更為其發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抖音曲藝類主播每天開播3719場,每場獲得116次網友打賞鼓勵。
通過抖音直播間,傳統戲劇人實現了傳承和創收的平衡。2021年4月,被疫情逼得“走投無路”的越劇演員陳譽(@越劇陳譽 )鼓起勇氣買了聲卡、話筒,開啟了自己的第一次抖音直播。雖然,這次直播她只收到了幾十塊錢的打賞,但一個月后,直播的收入變得可觀。現在,她的抖音粉絲數量已近20萬人。直播為她帶來的收入,遠超她在劇團演戲的收入。
河南民間劇團@麥田鄉音 也靠直播間收入,養活了整個戲班。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茨芭鎮齊村齊學文一家老小通過抖音直播唱戲,在網友打賞支持下,@麥田鄉音 正由“家庭作坊”變為當地民間藝人共同演繹的曲劇劇團。
實際上在抖音,像@越劇陳譽 、@麥田鄉音 實現傳統文化傳承和事業發展的戲劇人還不在少數,比如“上戲416女團”、@黃梅戲程程 、@任思媛(京劇演員)等。尤其是疫情以來,越來越多的戲曲演員把舞臺搬到了抖音直播間。從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五大劇種”,到潮劇、揚劇等瀕危劇種,抖音承載了一個又一個的戲曲演員的夢想與生活期望。
在她們取得積極發展背后,是短視頻和直播給戲曲行業帶來的新機遇。短視頻和直播一方面拉近了戲劇和年輕人的距離,另一方面也為戲劇創新和傳播提供新的方式。在抖音戲曲主播、京劇余派老生@凌珂 看來,在抖音直播講戲、演唱唱段,粉絲通過贈送禮物來表達喜愛,和在劇場觀眾買票看戲本質相同,這種市場化的方式一定會讓戲劇傳播更加良性運轉。

此外,報告還呈現了非遺項目在抖音平臺的整體發展現狀。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抖音最受歡迎十大非遺項目分別是豫劇、越劇、黃梅戲、秦腔、相聲、京劇、花鼓戲、柳州螺螄粉制作技藝、陜北民歌、川劇。其中,豫劇獲贊7743萬,越劇獲贊5789萬、黃梅戲獲贊5305萬。目前,1557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抖音目前的覆蓋率已經高達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