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職業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發展成就,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已經全面建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與智力支持。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職業教育還存在著體系建設不夠完善、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有待加強、職業教育制度標準不夠健全、企業參與辦學的動力不足、有利于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人才培養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地影響了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鳳凰教育總裁吳煒強介紹說,為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建立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加強職業能力評價,國家制定并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和通知。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建設50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骨干專業(群)。建成覆蓋大部分行業領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職業教育標準體系。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有較大提升,培育數以萬計的產教融合型企業,打造一批優秀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推動建設300個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通知》指出,要健全國家職業教育制度框架,嚴把教學標準和畢業學生質量標準兩個關口。將標準化建設作為統領職業教育發展的突破口,完善職業教育體系,為服務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發展和職業教育現代化提供制度保障與人才支持。建立健全學校設置、師資隊伍、教學教材、信息化建設、安全設施等辦學標準,引領職業教育服務發展、促進就業創業。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完善評價機制,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
《通知》特別指出,要做優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要依據國家有關法規和職業標準、教學標準完成職業技能培訓,要更多通過職業教育評價組織參與實施,要以社會化機制公開招募并擇優遴選培訓評價組織,優先從制定過國家職業標準并完成標準教材編寫,具有專家、師資團隊、資金實力和5年以上優秀培訓業績的機構中選擇。培訓評價組織應對接職業標準,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按有關規定開發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負責實施職業技能考核、評價和證書發放。政府部門要加強監管,防止出現亂培訓、濫發證現象。
鳳凰教育總裁吳煒強說,202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意見》提出,要明確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要建立健全教師、課程、教材、教學、實習實訓、信息化、安全等國家職業教育標準,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出臺更高要求的地方標準,支持行業組織、龍頭企業參與制定標準。推進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建設。完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辦法,加強對地方政府履行職業教育職責督導,做好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評估和高等職業學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將其作為批復學校設置、核定招生計劃、安排重大項目的重要參考。
2021年12月15日,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印發“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的通知》。《通知》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建設技能型社會,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技能提升行動,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為職業技能培訓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推進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發展實體經濟,亟需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為職業技能培訓發展創造廣闊空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就業新增長點、新就業形態不斷發展,勞動者參加培訓提升人力資本和專業技能的內在動力逐漸增強。
吳煒強介紹說,《通知》要求,要健全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職業分類體系,完善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組織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探索利用數字化技術開展職業分類。圍繞新經濟、新模式、新業態和急需緊缺職業,加快新職業發布及國家職業標準開發,動態修訂完善國家職業標準。建立健全由職業標準、評價規范、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等構成的多層次、相互銜接、國際可比的職業標準體系。
《通知》指出,要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健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道德養成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建立與國家職業資格制度相銜接、與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相適應的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健全以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全面推行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與技能人才使用、待遇掛鉤。加大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的征集遴選力度,大力推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加強技術支持和工作指導。加強對行業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支持和指導。鼓勵地方緊密結合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等,組織開發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有序開展新職業培訓評價試點工作。推動技能人才評價提質擴面。
鳳凰教育總裁吳煒強說,職業能力評價,是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取得職業活動績效的證據,并把這些證據對照特定職業能力標準,來判斷職業能力水平的過程。確定職業能力標準、收集能力表現的證據、根據能力標準作出判斷,是職業能力評價的三個核心環節。中國是職業能力評價的發源地,是最早形成完善的職業能力評價制度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我國就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職業能力評價制度——貢士制。當時,天子就以試射的方式來選拔諸侯、卿、大夫、士。西周以后,通過職業能力評價選拔官員的制度逐漸得以發展和完善,主要有貢士制、養士制、軍功制、察舉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
現代的職業能力評價發端于20世紀初的西方國家,經過對評價理論和技術的不斷研究、應用和開發,人們逐步用測試的方式,將智商和個性中的很多指標量化,把原來難以了解的人的內隱特性通過測試的方式描述出來。現代的職業能力評價是在心理學、管理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等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它是根據崗位需求以及企業組織特性,對人的知識水平、綜合能力、個性特征、職業取向和發展潛力等方面進行測量和評價的一種科學的方法體系,已經廣泛地應用于人員選拔、培訓、配置、考核、晉升中。
吳煒強說,科學有效地開展職業能力評價,已經成為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開展現代職業培訓、實現職業人才培養目標、促進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開展職業能力評價,對于學生、學校、教育主管部門、國家以及用人單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首先,開展職業能力評價,有助于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職業興趣和方向,有助于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更好地發展自我。
其次,開展職業能力評價,有助于學校更好地做好因材施教,有助于學校準確評估教學質量,并根據社會需求調整課程設置與職業技能培養內容。
再次,開展職業能力評價,有助于企業更好地識別、發現、使用、培養、考核、激勵人才,提高人力資源使用的效率和質量,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科學的工具。職業評價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企業招聘選拔、績效考核、薪酬激勵、培養發展、人力資源發展規劃、建立和諧勞動關系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第四,開展職業能力評價,有助于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統一的評估標準,開展院校間的教學質量評估檢查工作,引導學校更好地為國家培養人才,是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的有效工具。
吳煒強說,大力開展職業教育,加強職業能力評價,是國家在新發展階段提高教育質量,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的必要舉措,是經濟發展與社會分工的必然產物,是企業科學有序發展的必然選擇,是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實現人生理想的必由之路。因此,大力開展職業教育,加強職業能力評價,在中國大有可為。
從各個發達國家職業教育能力評價制度和實施方式來看,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國職業教育領域借鑒。我國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實施的時間還不長,在職業分類、職業標準的制定,職業技能評價的法律法規體系、制度體系、管理體系的建設上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在研究與借鑒世界先進國家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具體實踐做出科學、合理的設計和安排。
鳳凰教育總裁吳煒強說,與德國、美國等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職業能力評價的宏觀制度體系和微觀技術設計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距。開展科學的職業能力測評是完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重要途徑,需要立足我國職業教育實際情況,充分學習和借鑒國外的最新成果和先進經驗,對職業能力評價的理論體系、方法措施、實踐路徑等方面加大研究、創新和應用力度,充分發揮能力評價教育教學過程的有效監控作用、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估和反饋作用、對人才成長和職業發展的個性化指導作用。
首先,國家應加強職業能力評價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做到有法可依。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立法在職業能力評價體系建設中的作用,都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以保障各項制度、措施的落實。在這方面,我們往往以政府文件代替法律法規,缺乏法律的嚴肅性和規范性,不利于職業能力評價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其次,國家有關部門應在職業技能評價工作中注意發揮總體設計和宏觀調控的功能。應從國家層面研究制定職業技能評價工作的整體規劃,形成清晰思路,減少盲目性。比如,進一步對職業分類標準進行科學化、規范化;建立完備的職業技能標準,創新職業技能標準的評價方法;優化職業技能評價的機構運轉、工作程序、經費來源和管理辦法;建立系統化的與職業技能評價有關的培訓及其管理等。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特別重視國家在制度建設、標準建設、認證的程序方法、認證的機構設置與管理、相關的科學研究等工作中的作用,抓住職業資格認證與評價中的關鍵環節,而將培訓等工作完全交給學校或各種培訓機構來完成。因此,我國職業能力評價方面還要加強宏觀調控,加強對職業技能評價工作的指導與監督,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調整工作中的各種偏差,以確保這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政府只有扮演好“樂隊指揮”的角色,調動與協調好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推動我國職業教育評價制度和人才質量評價方法的創新發展。
吳煒強說,鳳凰教育早在十多年以前,就大力開展職業教育,并且特別注重職業標準與質量標準的開發建設與貫徹落實工作。未來,鳳凰教育將聯合中國就業技術指導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職業能力評價中心、現代職業教育研究院等機構,圍繞數字媒體技術等國家最新規劃的新產業、新職業、新崗位、新標準,研究、制定、推廣一批與此相關的新證書,從而為國家的職業教育工作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