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漢服的分類與體系在文化的大力推動下已然變得明晰,唐代、宋代、明代等時期的鮮明特點與形制要領,已經被廣泛普及。

在年輕人為主的漢服文化圈層中,用巖彩、西方元素、潮流服飾等新穎的方式與漢服相融合,成就了一次次的跨界創作。本期,一襲·漢服課堂將盤點漢服圈那些頗為有趣的漢服跨界創作。
在學習了傳統理論與制造工藝的同時,我們每個人都有將漢服融合創新的可能性。
01當漢服遇上巖彩
前段時間在B站上大火的一條漢服創作視頻《這才是文化膨脹!!當巖彩畫遇上漢服》,高達600多萬播放,成為年度最具人氣的漢服視頻之一。
創作者蓮羊,是一位巖彩藝術家,利用自身的專業和我們眼中漂亮的“石頭”,為漢服進行了一次濃墨重彩的變身。

瑪瑙、電氣石、雌黃等數十種材料進行畫面色彩的渲染,給觀眾進行了一場視覺表演。

貼金箔、銀箔變色等等工藝的加持,讓畫面顯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質感。

成品的驚艷讓漢服熱愛者狂喜,巖彩與漢服的碰撞和多種藝術交融的成果,讓人們看到了漢服的多種可能性。

02當漢服遇上圣誕節
性格明顯的東方漢服與西方的圣誕節相遇后,up主@李蟈蟈進行了一次中西合璧。

借鑒圣誕節日的紅、綠、白三色為主色調,進行漢服的改造與調整。

雪人、圣誕結等要素明顯的墜飾被她用在裙邊紋飾,凸顯這套漢服的特色與另類。

發飾去繁從簡,一頂圣誕帽、一只圣誕結就可以完美詮釋出這套新式漢服的用處。

03當漢服遇上魔法
在漢服圈,不少發燒友用國樂與漢服相配,成為天生一對的出鏡組合。
而國樂愛好者們,用手中的二胡、古琴、琵琶等傳統樂器,身著漢服,演奏了一次《哈利波特》主題曲《海德薇主題》。

古典的背景幕布,清雅的漢服裝扮,略帶戲劇的寬屏展現,讓人心生好奇。搭配著熟悉的魔法音樂,開始出現多比的經典形象,在片場捉弄當事人,民樂與魔法精靈相遇,忍俊不禁。

甚至經典的金色飛賊與貓頭鷹,也加入到了這次的演出當中,讓屏幕前的麻瓜們感到驚喜。

平面的圖文難以描述這場魔法演奏,短短4分鐘的演出時長,完成了民樂的顛覆、漢服的展現與魔法形象的再現。

漢服已經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主流文化,對于愛好者和漢服設計師而言,如何創新、融合、跨界,成為了當下漢服再生蓬勃的關鍵。
對于0基礎學員,學習漢服的理論知識與制作工藝,是掌握漢服的第一步,怎樣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和興趣去煥發漢服新的活力,是每個從業人員都該去挖掘、前進的方向。
一襲·漢服課堂,成就每份漢服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