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途網11月22日晚間消息 今日,港交所網站披露,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科技已正式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并更新聆訊后資料集。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商湯營收分別為18.5億元、30.3億元、34.5億元,收入保持逐年增長,2018-2021年上半年累計營收99.8億元。按照此前上市前融資的130億美元估值,屆時商湯可能會成為人工智能領域全球最大的IPO。
據了解,商湯擁有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使人工智能模型的工業級量產成為可能,規模效應得以實現。利用SenseCore,商湯科技已在多個行業開發、部署及商業化了22000多個AI模型。
通過使用SenseCore賦能人工智能模型生產全流程,研發人員每人年均生產的商用模型數量從0.44提高到3.45又繼續提高到了5.24個,效率提升超過11倍。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湯科技已積累生產超過22000個驅動不同應用的商用人工智能模型,涉及多個垂直行業。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湯科技軟件平臺的客戶數超過2400家,其中包括超過250家《財富》500強企業及上市公司,119個城市以及超過30余家汽車企業,同時賦能超過4.5億部手機及200多款手機應用程序。
同時,招股書披露了商湯科技的研發費用。三年半累計研發費用為69.9億元。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研發開支別為人民幣8.5億元、19.2億元、24.5億元及17.7億元。招股書顯示,此次公開募股募集資金60%將用于投入研發。
目前,商湯科技打造的SenseMARS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元宇宙賦能平臺之一,是第一家幫助移動應用程序實現交互式增強現實及混合現實效果的人工智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