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財商教育在中國如火如荼的發展,一些財商教育機構甚至是不法分子卻開始動起了歪腦筋,為了迅速搶占市場或者攫取更高的經濟效益,過度營銷、涉嫌欺詐、變相推銷等違法行為也開始出現。如何才能正確辨識財商教育機構是否正規,課程質量是否過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于近日進行系列報道,360金融課堂負責人鐘良勇也受邀接受采訪,歸納總結了一些常見的違規行為,幫助人辨別真偽財商課。
在接受采訪時鐘良勇指出,不正規的財商教育課程通常會以超出常理的收益率來吸引學員,也會在教學過程中向學員推薦一些投資產品或者項目,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套路。想要避免這樣的陷阱,投資者應當對收益和風險有一個明確認知,切莫因為貪心而落入騙局之中。

(圖:360金融課堂)
不法財商課花樣多
新冠疫情出現后,許多人的收入也因此受到影響,資產的抗風險性也成為許多人開始關注的焦點。想要科學合理的進行資產配置,找到風險與收益的平衡點,就要求人們必須潛心學習,財商教育也因此順勢發展起來。
財商教育雖然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但是在中國的發展卻還相對滯后,這也導致了許多人對投資缺乏基本的認知,對于風險和收益的關系認識不全。這種認知上的短板,在不法分子眼中就變成了可乘之機,他們以各種高收益來吸引人們入局,最終實施各種不法行為來獲利。
鐘良勇指出:“真正的投資是有風險的,高收益同時伴隨著高風險,所以承諾絕對收益和高收益的,基本上就是騙人的。第二個就是推薦投資項目,引導你去投資或者買他的一些資產,肯定是騙子。比如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有一些非老師或者其他人員加你的微信,給你推薦各種產品,或者發各種資料,引誘你去購買相關東西,大概率是騙子。”
投資莫貪心
通過鐘良勇的分析人們不難發現,不法分子編織的騙局源自人們的認知不足,而推動人們入局的則是自己的貪心。陷入這些財商課騙局的人當中,絕大多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希望一夜暴富,對現有財富的焦慮以及對財商教育的錯誤認知,導致了很多消費者被不法財商課“割了韭菜”。
從這個角度去看,人們在學習財務規劃管理課程之前,首先要擺正自己對于財富的態度,不急于求成才是避免上當受騙的心理基礎。只有在這樣的心理基礎上,才有可能選擇出適合自己的正規培訓機構。
另一發面,人們也應當認識到,財商教育課程的目標是絕不僅僅是賺錢,而是幫助人們更好認清投資本質,科學合理的進行資產分配,避免陷入投資誤區當中。以360金融課堂為例,作為360數科集團旗下財商教育和實戰服務平臺,360金融課堂不僅將財務規劃小白入門訓練營與金融實戰課結合,覆蓋財商啟蒙、金融知識普及和實戰投資分享等內容,更致力于為廣大零基礎小白用戶提供專業系統、生動可實踐性的教育服務,幫助大眾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和財富觀,掌握正確的金融知識和財務管理方法。
維權就要理直氣壯
與財商教育產業的快速發展相比,投訴維權機制的發展就略顯滯后,許多遭遇財商課程陷阱的人,往往因為受騙金額較少或維權程序復雜而選擇沉默或放棄,在客觀上也縱容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
對此,鐘良勇建議人們,在遇到此類騙局時要理直氣壯進行維權,“第一,向相關平臺舉報。第二,積極跟公司取得聯系,大多數公司都會妥善處理。對惡意詐騙的,第一時間報警,挽回自己的損失。”
另一方面,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則建議,消費者在購買財商課時,一定要注意收集和保留證據。“包括證人證言、書證、物證、朋友圈、微信群里的通話截屏,還有營銷機構發送的相關宣傳小冊子等,即便權利受到侵害,也能夠及時有效依法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