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期間,各路員工在朋友圈、微博曬出的“中秋福利”,讓很多年輕人直呼“神仙打架!別人家的公司太絕絕子了!”
今年,小米的中秋禮盒是一個復古手提收音機;快手整了個“月球郵遞局”;新浪玩了一把滋補“養生局”;騰訊中秋禮盒用甘蔗渣制成,主打環保……再看京東,今年與敦煌博物館合作,將DOGA和敦煌經典元素“飛天絲帶”結合,禮盒中除了一條敦煌風格的絲巾和月餅,還有擺件畫、袋泡茶以及一個“飛天”主題的全息投影公仔。

近年來,中秋福利pk已經成為了各大公司員工的一項保留節目。事實上,不僅僅是互聯網大廠,各行各業的員工福利也都越來越精致。
第一財經聯合京東發布的《2021員工福利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當前企業對彈性福利平臺及靈活發放形式的訴求增長明顯。過去一年,使用數字積分兌換發放福利的企業同比增長102%,打工人的“接福”體驗明顯提高。在實物福利的選擇上,不同行業也“百花齊放”。例如,貿易零售行業最喜歡食品品類,金融及地產行業則最先在節日福利中加入營養健康產品,地產行業選擇數碼家電產品作為福利的占比最高超過38%。

各行各業員工福利不斷升級的背后,既有企業日益重視、不斷加大投入,也有行業解決方案不斷完善這一客觀基礎設施保障。
企業越來越愿意為員工福利“花時間”、“下成本”。《報告》顯示,企業福利籌備周期已提前至節前40天,而大型企業更是在節前60天就已開始行動。同時,近55%企業采購預算提升超過20%。以京東的敦煌“飛天”中秋禮為例,設計師團隊從今年4月起便開始翻閱文獻資料,設計出禮盒雛形,又在7月深入敦煌拍攝取景、優化細節,讓每個IP形象都復原了敦煌壁畫中的人物造型和動作。

客觀因素方面,不斷完善的數字化福利工具,為員工福利模式的變革奠定了基礎。以京東企業業務面向企業客戶推出的員工節日福利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京東錦禮為例,其能夠將傳統的“企業人力資源單向決策,員工被動接受”福利管理模式轉變為“員工自選福利、自定義配送地址”的自由福利模式,實現福利發放與員工滿意度之間的高度契合。截至目前,京東錦禮已服務超過1000萬企業員工。
而在節日福利之外,京東還針對健康管理、員工保險等場景打造了數字化員工福利解決方案。京東健康“E企健康”健康管理平臺,不僅能夠為員工提供“互聯網+醫+藥+險”的全渠道、全場景的健康管理服務,還能借助手環、手表等智能設備幫助員工進行生理參數的實時監測。京東安聯保險則能夠為員工提供高效、便捷的福利類保險服務,包含團體險及個人保險類產品,滿足不同企業高性價比、定制化的福利保障方案。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周文霞認為,數字化時代更需要人性化關懷,員工體驗決定著企業效能,打造極致員工體驗,創造幸福職場,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先要務。員工福利作為提升員工體驗直接有效的切入點,尤其需要企業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