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臺是一瓶什么樣的酒,從這篇百余字的《造臺賦》中可見一斑。
說起來自茅臺鎮的醬酒“造臺”,有個人不得不說。此人便是茅臺鎮張氏燒坊第12代傳承人,貴州天造釀酒集團董事長、貴州省一級調酒師、品酒師、高級酒體設計師張幫紅先生。
清朝道光年間(1821年),張幫紅的五世祖張建芳創立了醬香茅臺酒釀制燒坊。當地人將張氏所產茅臺酒稱為“張氏茅臺酒”,其釀造工藝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
1988年,張氏第十二代傳人張幫紅先生于茅臺鎮上坪村盧家坪設立幫紅酒廠。2009年更名為“天造醬酒”,生產該酒的公司由原來的“幫紅酒廠”更名為 “貴州天造釀酒集團”。2010年成立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天造釀酒有限公司。經過近三年的基礎建設后,集團公司于2021年成立了貴州造臺酒業有限公司,獨立運營“造臺”品牌。從此刻起,“造臺”坤沙醬香酒注定將要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常言道,一座大廈能夠屹立多少年不倒,根基很重要。對于“造臺”坤沙醬香酒來說,位于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2.5平方公里核心產區內的貴州天造釀酒集團便是她的根。
日前,記者實地探訪后發現,貴州天造釀酒集團距離茅臺酒廠一車間的直線距離約1.1公里,可以說是核心產區內的核心位置。酒廠與茅臺酒廠同處一地,共取一水。并且具有相同的“四原”前提,即:赤水河茅臺鎮原址窖池,紅纓子糯高粱原糧下沙,一二九八七傳統原藝釀酒,源產地生態氣候原生窖藏。因此,所釀出來的酒,品質絕對有保證。
(圖為天造釀酒集團制曲房)
(圖為天造釀酒集團制酒車間)
(圖為天造釀酒集團酒庫)
曲為酒之骨!大曲決定了酒的質量、產量和風格。歷史悠久的酒廠,都有自己的制曲車間和密不外傳的制曲工藝。走進貴州天造釀酒集團的制曲車間,面積上萬平,里面堆積如山的大曲讓人倍感震撼;而制酒車間一字排開的40多口老窖坑,更是一種歷史的沉淀和酒廠實力的真實體現。
(圖為天造釀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幫紅)
“我們公司是茅臺鎮為數不多獨立具備制曲、釀酒、勾調、包裝、儲存和物流等綜合配套能力的規模企業。經過兩百年傳承發展,如今已成為地處茅臺核心產區、占地上百畝、年產坤沙醬酒逾3000噸、儲酒上萬噸的百年老字號釀造企業。”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天造釀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幫紅先生對記者說。
百年醬藝,摯守匠心;今朝造臺,醬香正脊!
造臺,一款源頭可追溯至1821年的高品質“張氏茅臺酒”,如今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和風貌迎面走來。
在歷盡歲月的鉛華洗盡和慢慢沉淀后,她將以一種舍我其誰、后發趕超之勢,立志要創造赤水河畔、茅臺鎮上的又一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