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呷哺呷哺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在重新擔任CEO后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幾年呷哺呷哺走了不少彎路,包括選址、管理、定位等違背了呷哺呷哺作為大眾消費為主的餐飲品牌的定位,因此決定今年不再拓展門店。
賀光啟指出,呷哺呷哺部分門店存在嚴重的選址錯誤,從而導致虧損,因此決定關閉200家呷哺呷哺虧損門店。
對于2019年推出但處于持續虧損的in xiabuxiabu品牌店,賀光啟認為其定位不清晰,接下來將陸續全面退出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賀光啟還透露,呷哺呷哺與湊湊在開發選址、產品研發、供應鏈、會員服務、人員培養等方面進行融合打通。
對于新動作,賀光啟稱會推出新火鍋品牌“呷哺X”,客單價定在人均90元左右,定位為面對中端消費市場的火鍋品牌,計劃明年正式面向市場。
賀光啟還在采訪中回應了客單價持續走高的質疑,他表示,呷哺呷哺將繼續走大眾消費路線,客單價保持在60元以內,外賣、呷煮呷燙、茶飲等將成為新增長點。
上月底,呷哺呷哺發布盈利預警公告。公告顯示,根據對集團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未經審核合并管理賬目的初步評估及董事會目前所得資料,相較于2020年上半年收入約為19.2億元,其預期截至2021年上半年收入增長預計約59%。此外,相較于去年同期公司擁有人錄得凈虧損約2.55億元,呷哺呷哺預期今年上半年將錄得凈虧損約4000萬元至6000萬元之間。
對于虧損的原因,呷哺呷哺解釋稱,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約1.2億元,公司預計全年關閉呷哺呷哺品牌的虧損門店約200家;2021年上半年門店經營部分地區仍然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而無法充分營業。
同行方面,海底撈在7月底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實現收入約為200億元,同比增長約104%,實現凈利潤約為人民幣0.8億元至1億元。
不過,盡管海底撈實現了盈利,呷哺呷哺虧損大幅收窄,但市場對兩家的業績表現仍然不滿意,兩家公告分別發出的次日,股價均下跌。
事實上,圍繞呷哺呷哺的并不僅僅是持續虧損的業績,董事會與前任行政總裁趙怡的糾紛仍未平息。
今年5月,呷哺呷哺官方宣布了解任行政總裁趙怡的消息,這也是繼其子品牌湊湊CEO張振緯離職后,其高層經歷的又一次變動。值得注意的是,二者離任的時間間隔不過一個月。
此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呷哺呷哺再發公告稱,董事會決定召開股東特別大會,以罷免趙怡的執行董事職務(“建議罷免”),自批準建議罷免的普通決議案獲通過當日起生效。呷哺呷哺董事會認為,趙怡的管理方式及理念與董事會其他成員存在重大差異,且允許趙怡繼續參與公司的管理將不符合公司及其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董事會認為,如果建議罷免生效,將不會對集團的營運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然而6月底,趙怡發布個人聲明談論“被罷免”一事,她在聲明中稱自己在入職呷哺呷哺9年間敬業務實基本無休,同時還列舉了自己帶領呷哺呷哺上市、升任執行總裁后扭轉2019年業績的諸多成績。
7月底,呷哺呷哺又發布公告稱,由于集團若干子品牌的表現未能達致公司董事會預期,故解任趙怡作為行政總裁之職務,及由于趙怡的管理方式及理念與董事會其他成員存在重大差異,且允許趙怡繼續參與公司的管理將不符合本司及其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建議罷免趙怡的執行董事職務。
在呷哺呷哺公告發出后,趙怡隨即發布《致呷哺上市公司投資者的公開信》,她在信中稱,呷哺在6月14日發布的《罷免公告》中,未能充分披露罷免的具體原由。而在今日(即距離股東特別大會召開之前僅兩天)才發布《罷免董事補充公告》,但仍未披露關于企業管治等方面不同意見的重要內容。她表示,為保護投資者利益,要求呷哺上市公司在有關事實未向投資者充分真實披露之前推遲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同時已請求香港聯交所調查有關情況,并請求香港聯交所要求呷哺上市公司推遲召開特別股東大會,以保障投資者對本次罷免情況有充分了解。
8月初,呷哺呷哺就罷免趙怡執行董事一職發布公告。公告中顯示,在趙怡擔任行政總裁期間,呷哺呷哺集團若干子品牌表現未達預期,并且趙怡的管理方式及理念與董事會其他成員存在重大差異。同時,公告還稱,呷哺呷哺自2021年上半年起,便與其本人進行過多次正式的談話,并將相關情況呈報董事會知悉。
可以說,呷哺呷哺目前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而昨日賀光啟對呷哺呷哺未來的規劃能否帶領公司走出低迷,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截至發稿,呷哺呷哺股價為5.90港元,下跌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