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碳達峰和碳中和成為各個行業關注的焦點,有專家甚至認為,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正在進行的廣泛而深刻的社會系統性變革。而交通行業作為排碳大戶,在快速推進建設交通強國戰略目標的同時,減碳重任的完成也是勢在必行,在這個背景下,如何實現綠色轉型成為交通業各方面臨的行業命題。
數據統計顯示,交通行業在整個全國碳排放量中所占比重要達到15%,同時,未來5年內我國還將新增機動車達到一億多輛,壓力不可謂不大。但從另外一個層面看,“雙碳”目標對交通業的發展也是一次歷史級別的機遇,“碳中和、碳達峰將會激發整個交通各要素的迭代升級,整個交通系統將隨之迎來顛覆性變化。”在3月份中國交通報與騰訊聯合舉辦的“交通出行綠色發展研討會”上,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先進這樣認為。
這其中,各種創新技術和交通行業的加速融合將推動整個交通行業的智慧化升級,同時也對交通行業推進”雙碳“戰略形成極大助力。基于這個大勢,國內的一些頭部科技公司在幾年前均已開始在交通行業進行布局,依托自身的技術優勢,助力交通行業的智慧化和綠色發展。
騰訊副總裁鐘翔平在相關場合曾表示,持續加速的“綠色新基建”正通過新技術的應用,拉動智慧交通上下游環節的綠色發展,在減排增效中發揮重要作用。作為國內首個提出碳中和戰略規劃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和其它科技公司一樣,騰訊也正在積極探索利用前沿技術和創新能力,融入交通業的未來發展。
比如數字孿生技術,目前已被認為是未來智慧交通體系建設的關鍵技術之一和核心支撐,無論對提升交通行業的智慧化水平,還是打造綠色交通體系,數字孿生技術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可實現工業、建筑、交通、綠化、人群等場景類別的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的平行仿真。
具體到在”雙碳“上的應用,基于數字孿生技術,騰訊正在探索利用二維或三維的可視化碳地圖模型建立,構建排放驅動因素追蹤、減排動態模擬推演、能耗告警檢測分析等能力,同時可融合源于物聯網、社交媒體、行業數據、消費數據等相關大數據,從而建立起清晰的碳排放監測、管控、分析等體系。數字孿生技術結合智慧城市建設,可以輔助道路交通管理部門,進行城市交通碳排放的測算和管理,推動建設更高效、綠色的智慧交通體系。同時,在全國積極推進碳交易市場建設的過程中,騰訊也正在探索發揮互聯網企業的創新能力,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勵用戶積極參與到個人減碳行動當中。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騰訊的乘車碼已經落地國內170多個城市,覆蓋1.8億的用戶,為公共綠色出行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