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了909萬元,雅培是否能為進口奶粉敲響食品安全警鐘?
近日,雅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一款配方奶粉因檢出微量香蘭素,而被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罰款金額超909萬元。這是近三年國內對奶粉品牌開出的最大罰單,同時,微博話題#雅培奶粉檢出微量香蘭素被罰909萬#登上了熱搜,短時間內獲得了過億網民的關注。

整件事,要從上海市場監管局網站發布的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說起,該決定書顯示,此次涉及的產品為批次號18042NT、生產日期2020年6月3日的雅培鉑優恩美力配方奶粉1段900克產品。經檢測,上述批次產品的香蘭素項目實測值為171.6μg/kg。雅培于2020年7月至8月進口上述批次產品45078罐。據速途網了解,此次被檢測的“嬰幼兒1段配方奶粉”,為嬰兒0-6月飲用奶粉。

事實上,根據現行的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凡使用范圍包含0至6個月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品用香料。而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中可以使用香蘭素、乙基香蘭素和香莢蘭豆浸膏(提取物),對應的最大使用量分別為5mg/100mL、5mg/100mL和按照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速途網翻看微博發現,“嚴懲這些沒道德的個人和企業”、“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這是謀財害命啊”等憤怒的言語充斥著評論區。

此后,雅培中國有關負責人回應稱,涉事產品為單一批次的雅培鉑優恩美力配方奶粉1段900克產品(產品批次18042NT,生產日期2020年6月3日),目前公司已經完成了對市場中存留的該批次產品的全部回收工作,且該批次產品中檢出的極微量香蘭素對嬰幼兒健康無危害。
香蘭素屢被檢出,雅培此前曾“先否認后召回”
通過查閱資料發現,香蘭素是香精的一種,天然存在于煙葉、蘆筍、咖啡等之中,含有濃郁的奶香,且留香持久,所以很多企業在食品中有添加,以起到增加香味或穩定香味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人工合成香蘭素成本偏低,價格較高的自然萃取香蘭素更安全。
而雅培集團此次被監測出香蘭素不合標的問題是:愛爾蘭工廠(Abbott Ireland)在生產線更換品種生產時,對生產管道清洗不徹底,致使生產管道中殘留了前序產品含有的香蘭素,造成上述批次產品的香蘭素成分污染。而自去年11月2日以來,國內共有5批次嬰兒配方奶粉(1段)被檢出含有香蘭素,分別為荷蘭萊荷蕊檢出3批次,德國喜寶嬰兒配方奶粉(1段)檢出1批次,美國雅培嬰兒配方奶粉(1段)檢出1批次。

此外,洋奶粉中維生素、菌落等配方成分不合格、保質期、感官檢驗、包裝等各種問題也頻頻發生:2020年5月,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公布15批次不合格食品信息顯示,西班牙嬰幼兒奶粉品牌“安萊儷依”(RenyPicot)幼兒配方乳粉(3段,900克/罐,2019/4/15),維生素D檢出值低于產品標簽標示值;2020年1月,“安萊儷依”嬰兒奶粉(2段,900克/罐,2018/12/26)同樣被檢出維生素D虛標問題。
而進口奶粉近幾年影響最嚴重的事件,當屬2013年恒天然奶源污染事件。當時,新西蘭恒天然的一個工廠2012年5月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對此,國家質檢總局要求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產品。有媒體稱,70%的進口奶源受到了影響。但是,在這一事件中,雅培仍然受到了質疑。
在召開發布會道歉后,恒天然稱應客戶的要求,還有一家涉事企業的名稱沒有透露。這樣的說法引起了媒體的懷疑,認為雅培是這一未披露的涉事企業。當時,雅培方面負責人表示,恒天然相關問題奶源并未供應給雅培的中國市場。
然而,不久后國家質檢總局網站公告稱,8月5日晚接到新西蘭駐華使館通報,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為雅培(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兩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存在被肉毒桿菌污染的風險。國家質檢總局要求雅培公司履行主體責任,召回相關產品。
雅培官網隨即發布聲明,召回已售的約112箱“問題奶粉”。雅培聲明,雅培供應中國市場的所有產品均未使用恒天然受污染的乳清蛋白粉。
雅培否認后召回的舉動,在當時便被消費者質疑。這也是本次事件引發關注的原因之一。
此消彼長,國產奶粉不斷崛起
近年來,隨著新注冊制度的實施、本土國產奶粉開始不斷崛起,涌現出了一大批如飛鶴、君樂寶等的優質品牌,加之國產奶粉合格率的不斷攀升,大眾對國產品牌奶粉的信任率與日俱增。
有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國產奶粉品牌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60%,追溯到2013年,市場占有率僅為30%,僅用7年時間就翻了一番,讓中國媽媽重新選擇擁抱國貨。
此外,速途網注意到,進口奶粉品牌近幾年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根據美贊臣發布2020年財報顯示,雖然其營養品業務以凈收入32.87億英鎊的成績實現了與19年的持平,但大中華區嬰幼兒業務卻較去年有所下滑。
再者,據雀巢發布的業績顯示,其2020年總銷售額為843億瑞士法郎,同比減少8.9%。其中,大中華區全年收入為59.86億瑞士法郎,同樣出現負增長。
而上述中所提到的雅培,雖然2020年全球銷售額同比增長近10%,但是嬰幼兒業務營收卻同比下滑0.8%。其中,基礎乳制品實現低個位數增長。
一系列低迷數據的背后,是近幾年洋奶粉式微的縮影。而此次雅培香蘭素事件的爆出,也無疑為諸多洋奶粉敲響了警鐘。
畢竟,在產品質量問題不斷,多次觸及法律紅線,市場競爭激烈的諸多困難下,“傷痕累累”的洋奶粉,只有精耕細作,從質量到品質,從配方打磨到全產業鏈把控深耕,打造優秀品牌形象,才能站穩市場。至于對于消費者信任的損傷,能否被亡羊補牢,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洋奶粉的頻出事故,也給了國產奶粉搶占市場的機會,相信國產奶粉們未來會繼續精益求精,用品質搶占消費者心智。
喝上放心奶,監管責無旁貸
而對于此類事件,監管部門仍然需要落實問題主體責任,特別是針對嬰幼兒入口的食品,應多頻次發布消費預警。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5-2021)、《較大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6-2021)、《幼兒配方食品》(GB 10767-2021)新國標(以下統稱新國標),共計三項營養與特膳食品標準,且將于2023年2月22日正式實施。
相較于此前的國標,此次的新國標不僅將二段和三段奶粉的標準分開,還加強了對奶粉中的糖、乳清蛋白、維生素E,葉酸,生物素,鈣,鎂,磷等含量的把控。甚至成分選擇上,都設立了新的標準。
毋庸置疑,新國標的發布不僅意味著此前未在產品添加的企業面臨著需要重新修改并注冊配方奶粉。還表明了我國對嬰幼兒奶粉標準的重視程度。而不符合標準一律不準銷售的原則,不僅在會在一定程度上杜絕奶粉質量事件的發生,也勢必會為中國嬰兒喝上“放心奶”提供堅實的基礎。?
后記
知乎上,有位媽媽寫了這樣一段話:“當媽后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對小孩子這么不友好。”作為一個媽媽,我真心地建議大眾:只買“對”的,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