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5月10日訊(報道:喬志斌)今日,首屆中國生物計算大會在蘇州召開,圍繞“BT&IT”的主題,多位頂級科學家、院士、商業領袖、科創精英齊聚一堂,探討生物計算的前景及其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巨大影響。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百圖生科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彥宏在現場發表致辭。李彥宏表示,生物計算是個高度融合的學科,生物+計算的融合,會帶來巨大的突破和進步。依靠生物計算引擎,能夠有效利用大量的生物數據,把藥物發現的“大海撈針”變成“按圖索驥”,為人類的生命健康謀福祉。

“我們希望用AI技術,縮短藥物研發的時間,降低藥物的副作用,減輕患者的巨大醫療負擔,為每一個生命爭取更多的可能性。”李彥宏說,“在生命健康這個最關鍵的領域,哪怕投入再大、風險再高、周期再長,我們也要堅決地做。生命科學沒有盡頭,只有盡力。”
李彥宏表示,今天生物計算領域與當年互聯網信息領域高速發展的狀態有諸多相似之處,基因組學研究帶來的人體數據、新藥研發過程中積累的知識以及新生的各類機器學習的算法這三個關鍵指標在高速增長,正在共同促進生物計算給人類創造價值。生物計算產業的發展,需要生態和產業鏈的協同,構建開放的生物計算創新生態,去探索廣袤浩瀚的生命科學“無人區”。
以下為李彥宏現場致辭實錄:
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大家能夠來參加首屆中國生物計算大會。生物計算毫無疑問是一個代表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和技術發展方向的領域,蘇州擁有強大的生物制藥產業基礎和良好的人工智能技術基礎,首屆中國生物計算大會在蘇州召開再合適不過了。
我這次來其實有一個雙重身份,一方面是百度的董事長,另外一方面也是去年剛剛成立的百圖生科的董事長。從去年開始我們發布這個消息,不斷有朋友來問我,為什么去做一個生物計算的公司?
其實我對生物計算的熱情由來已久。大概在25年前,我對生物信息學挖掘人體秘密就充滿興趣,當時我還在華爾街做一名程序員,那會就申請了默克公司一個Bioinformatics(生物信息學)研究小組的工作,他們也給了我offer,后來沒有去,是因為我太太打擊我。她是生物分子學方面的博士,她說你到那兒啥也做不出來,說基因測序技術還非常初級,無論是數據量、成本、速度都用不上你那些高大上的計算技術。后來我想來想去,覺得確實如此,當時的生物數據量和數據質量都是不行的,也不足以發揮計算的優勢。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我回國從事互聯網信息的工作,做了搜索引擎,幫助人們更加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
20多年過去了,我驚喜地發現,當年互聯網信息領域高速發展的過程,居然跟今天生物計算的發展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那時候我可以非常精確地推算出,每年百度搜索量增長是200%還是300%,因為我知道搜索量的增長被三個因素驅動,第一是上網人數,第二是人均上網時間,第三就是網上存在的網頁數量,這三個因素都在高速增長,把這三個因素一乘,就算出來搜索量的增長。
今天,生物計算領域也有三個關鍵指標在快速增長,共同促進生物計算給人類創造更大的價值。這三個指標是基因組學研究帶來的人體數據在快速增長,新藥研發過程當中所積累的知識在快速增長甚至是爆發,以及大家比較熟悉的新生的各類機器學習的算法在快速地變化、在提升和迭代。
這些年,我對挖掘人體數據、探尋疾病規律、找到新藥設計的熱情一如既往。我作為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的捐贈人,作為一些基因組學研究項目的資助人,也一直在密切關注著這個行業的變化。我看到基因組測序成本的快速降低,我看到了單細胞組學技術的落地,看到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等能產生大量數據的實驗技術的成熟,還看到了原來百度風投所投資的各類前沿生物傳感器、高通量實驗等生物數據軸公司的更多潛力。
如此大量的數據,給我們認知復雜的生命系統打開了新的大門,也給計算技術帶來了新的用武之地。正如我們在信息分發、金融風控、智能交通等很多領域所經歷過的一樣,海量的數據需要更加創新的算法、更加強大的底層計算架構才能有效提取其復雜規律;而這些新的AI技術,也需要與前沿生物技術、與實際的創新藥物研發過程深度結合,才能充分打磨。
生物計算在我看來是個高度融合的學科,生物和計算的融合,會帶來巨大的突破和進步。我們希望打造一批融合生物+計算技術的創新藥企,依靠生物計算引擎,能夠有效利用大量的生物數據,能夠把所有的嘗試積累到統一的知識圖譜之上,從而把藥物發現的“大海撈針”變成“按圖索驥”,加速發現First-in-Class的創新藥物,為人類的生命健康謀福祉。
我們希望用AI技術,縮短藥物研發的時間,降低藥物的副作用,減輕患者的巨大醫療負擔,為每一個生命爭取更多的可能性。在生命健康這個最關鍵的領域,哪怕投入再大,風險再高、周期再長,我們也要堅決地去做。生命科學沒有盡頭,只有盡力。
生物計算產業的發展,需要生態和產業鏈的協同,一家乃至一百家企業,可能都遠遠不夠。我們希望能與諸位科學家、企業家一起,構建開放的生物計算創新生態,去探索廣袤浩瀚的生命科學“無人區”。 今天世界上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當中有八個是所謂的科技公司,但是這個科技是不包括生物科技的,現在沒有一家生命科學領域的公司進入前十。我相信隨著生物計算的高度發展,這個局面一定會改變。
今天與會嘉賓都是探索路上的同路人,感謝大家的到來!希望今天的大會能夠如同當年見證人工智能起源的“達特茅斯會議”一樣,見證中國生物計算的新紀元,給人類健康事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加速度,這也是我們今天相聚于此的真正價值。
祝大家早日圓夢生物計算,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