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劃時代的硬件更迭都預示著一次生態機遇。
由硬件到操作系統再到應用生態的演進過程有跡可循。21世紀第一個十年,聯想硬件稱雄,微軟windows一家獨大,再到國內四大門戶構建了一個完整的PC商業價值鏈條。
到了移動時代,崛起了更多巨頭,手機市場諾基亞掉隊,蘋果、三星和華米OV代之而起,谷歌的Android與蘋果ios擊敗了微軟和塞班,AT坎坎坷坷拿到這個時代的船票而成其大。此外,更多溢出的商業價值催生了TMD。
過去一年,造車新勢力起死回生,一批硬件廠商迎來春天。與此同時,蘋果、百度、華為等大廠要“造車”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車內OS的戰事硝煙四起。
過去的經驗告訴人們,硬件和操作系統最終會誕生一到兩個千億美金體量的巨頭,更大的市場其實在于第三個階段——圍繞終端所形成的服務市場,車也不例外。
硬件與操作系統都是必需品,標準化制約了兩條賽道的規模,而它們延伸出多樣化的應用市場才是下一片藍海。
據公安部統計,截至去年6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6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僅有417萬輛,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迎來爬坡期之外,國內機動車存量市場還擁有更旺盛的應用需求。
例如以信貸、垂類信息為主的車前市場,以維修、車險為主的車后市場,以及圍繞車主和生活的車后服務市場。
優質資源等待生態玩家
車的概念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它不僅是人位移的工具,也正在向涵蓋了社交、文娛和金融等服務性需求的車生態過渡。
流量模式是最容易進入新市場的方法,打造平臺、對接需求與供給信息就可以躺著賺錢。例如平臺在APP內收到用戶洗車需求的信息,用陳列的商家信息反饋給用戶,當用戶按圖索驥找到洗車場時,所謂的服務過程就可以拿到抽成傭金了。
平臺拿著用戶流量找商家要錢,可用戶需求不止信息一個維度而已。
當車主凌晨有洗車需求時,所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依然陳列著琳瑯滿目的信息。來到指定地點時才發現,那些信息完全沒有任何價值,大部分商家已經歇業。另一端,24小時營業的洗車場夜間獲客沒有因為流量模式增長多少,最終需求與供給消失在長夜之中。光是營業時間這一個小細節處理不當就造成用戶與商家無法對接,出現所謂“服務盲區”,那么就更別提服務質量的好壞了。
絕大部分流量無法真正完成服務鏈路,手握流量不能深入挖掘、整合優質服務資源,它們的商業模式決定服務市場背后還隱藏著大量沒有得到滿足的需求。
缺乏場景能力外,大部分流量平臺為了獲取更大價值,都會陷入營銷邏輯而無法自拔,對接信息能力進一步下降,也不能釋放消費潛能。
商家仰賴曝光度獲客,服膺于平臺固然無可厚非,可花錢買量的路子已經偏離服務本身了。排位靠前的商家不等于好商家,用戶為了省事多數習慣按照平臺“設計”的次序選擇。
競價與供需錯配的情況無需過多陳述,另一個角度也能證明挖掘消費需求不能單靠流量模式。一個需求可以通過流量體現,但當以點帶面的需求來臨時,流量平臺卻沒有任何辦法。
譬如車主保養汽車時,或許會在周邊尋找餐飲與娛樂,在外聚餐或許還有代駕之需,這時他需要的服務囊括了以車中心的服務與以人為中心的本地生活兩條賽道,這時便需要跨賽道的整合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可是很長一段時間不僅跨賽道玩家沒有出現,就連車生態也被人為隔絕了起來,成了一片孤島。
購車時的信貸審批與發放是一群人,購車后的車險與續約是一群人,用車時的加油、洗車、年檢又是一群人,這些環節被人為地割裂開來,車主在同一時間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花費兩到三倍的時間,“一站式服務”更像是寫在宣傳畫上的PPT。不妨換個角度思考車生態,把車主放在C位,解決他們的痛點:既要整合車主需求,為他們帶來便利,同時也要考慮到車主同樣有生活服務之需,解決優質服務資源與車主需求錯配、低效的問題。
迎合消費場景化的解藥并非只有獲客的場景營銷,而是為每個需求提供相應的場景解決方案,因此沒有成熟、全鏈路的生態是無法做到的。
好車主卡連接雙生態
不同于一般空間,車空間具有位移性、時效性等特點,需要龐大生態體系提供服務深度與廣度。此外,汽車又是一個新的線上線下商戶聯動的場景。
因此回到用戶視角并不容易,滿足每一個需求離不開專業能力與布局,在諸多生態玩家中,平安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范式。
過去一年,平安進行了新一輪改革,渠道和產品最先發生變化,其中汽車+金融進展迅速,已從汽車金融走向消費市場。
金融方面,新能源汽車站在風口側面印證了消費者對汽車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金融+汽車是串聯加油、充電、代駕等場景的最佳路徑。
過去續保、違章查繳、汽車分期、年檢代辦、車損測算都需要車主徒耗精力與時間,平安好車主卡和平安車險好車主APP打通,所有問題皆能得到一站式解決。
另一方面,面對消費市場,平臺無法擺脫流量思維,平安的方法是通過平安好車主卡輸出生態各類服務,繞開了平臺之困。用戶不用再找平臺要補貼,在支付前端就享受優惠了;也不用花費時間成本選擇,生態已經完成了一次滌蕩。
具體而言,在B端市場篩選商家,擴張優質資源;另一方面,用一站式服務解決車主服務痛點,用會員權益保持客戶粘性。
商家資源方面,平安好車主信用卡連接了好車主APP、平安產險等龐大生態資源,諸如車保險、車服務、車生活等過去單一垂直業務陸續得到打通。單是與車主相關的服務,包括加油、洗車、停車、充電等車后服務市場,平安好車主卡就已連接5萬多商家。前文提到,服務不止于車前車后,平安還拓展到與車場景密切相關的服務與零售市場。從平安口袋銀行APP中商戶嘉年華活動日歷可以看到,平安好車主信用卡活動中每天都有各類頭部商家與平臺優惠,例如線下飯店和商場優惠券,線上京東、攜程、餓了么、騰訊視頻、星巴克、全家、喜茶等優質平臺與商家資源。
憑借優質資源以及平安金融生態原本具備挖掘消費的能力,服務資源越來越大,目前已累計10萬多優質商家。
綜合性金融機構的能力不至于B端,還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權益與消費場景。消費趨勢倒逼之下,獲客、消費、消費備用金、賬單分期、商戶分期到一鍵還款等九大業務板塊需要平安信用卡全面綜合梳理與優化。早在去年2月,平安信用卡發現積分形式更符合用戶消費習慣轉變,于是調整信用卡規則,平安銀行成為業內首家支持全線上移動支付積分政策的銀行。
目前,平安信用卡積分兌換的場景涵蓋商城購物、充值繳費、優惠卡券兌換、分期抵現等形式,由于貼合各類場景,激活了持卡人的用卡積極性。
從2020年夏天開始,迎合不同時間場景氛圍,平安信用卡推出一系列活動,到11月30日,平安好車主卡口號正式升級為“好車主卡回報好車主”,登陸全國32城回報好車主,隨后,“全城天天88”,一場消費盛宴橫跨雙旦。

最明顯的變化是優惠門檻低、即時性強,用戶綁卡即享優惠。之前,一期活動必須通過互動和時間集卡才能激活權益,本期活動用戶只需進入活動頁面完成打卡即可獲得隨機獎勵,包括商戶券、商城券、積分等。

結語
車生態之戰還在萌芽狀態,透過平安好車主卡,平安車生態體系一覽無余。生態體系的構筑必須兼顧商家與用戶,一方面解決商家獲客困難,幫助挖掘消費潛能。平安金融生態與技術具有先天優勢,擺脫純流量思維的桎梏之外,從根本解決了商家痛點。另一邊,平安銀行在汽車消費金融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四成,現存汽車金融貸款余額超2000億,龐大業務規模、多年積累的用戶以及市場經驗,平安更懂用戶、車主和消費者更需要什么。
2020是動蕩之年,個人消費復蘇亟需流動性解決方案。此外,年輕人消費意愿強,相比上一代人他們對服務的要求更挑剔,與此對應,消費服務市場也只能盡可能覆蓋不同需求。
而平安從金融場景向汽車服務場景再到日常生活與娛樂消費場景拓展,實際上是沿著金融用戶-車主-消費者的過程嬗變。在金融和汽車領域方面,平安生態牢牢占據頭把交椅,平安好車主卡此番有備而來,是想進一步占據新零售高地。
所依憑的,無他,站在用戶的角度,給出不同場景的解決方案,而非坐在平臺里收著流量過路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