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20日至10月27日,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走過了100天的復工歷程。在由燈塔和毒眸聯合主辦的“重啟百日 電影市場全面繁榮有多遠”主題沙龍上,伯樂營銷創始人張文伯、阿里影業宣發總經理楊海、燈塔研究院院長牧晨等嘉賓分享了他們對百日復工的觀察,并對賀歲和春節檔作出了展望,更多的新題材類型,將在未來延續電影市場熱度。

燈塔數據分析師趙丹現場分享了復工百日電影市場洞察報告。在處于恢復期的100天中,中國電影票房產出超120億,達到去年同期的56%,還創造了史上第二高國慶檔;其中,電影《八佰》以31億+的累計票房位居首位,國慶檔影片《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位居二三,《奪冠》和《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分列四五名,TOP5均為國產影片,總票房超過80億。
在復工前期,《八佰》和《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救市”作用:在兩部影片相繼上映的一周里,大盤單日票房開始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八佰》的“日冠”天數,更是累計超過一個月的時間。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單日票房2.7億,打破了七夕檔紀錄。在其背后,包括阿里影業、安樂影片、伯樂營銷在內的宣發方迅速定檔,綁定社會情緒,加上充足的物料準備、多輪燈塔試映,以及多達22場的“沖擊播”助推熱度,共同成就了這部現象級影片。在場嘉賓一致認為,該片宣發是“在一個正確的時間做了一個正確的事情”。
國慶檔成為了今年最大檔期。在近40億的票房表現中,影片的頭部效應和口碑作用依然明顯。牧晨在沙龍現場分享道,國慶檔排名前三的影片貢獻了超九成票房,同時《奪冠》、《我和我的家鄉》等高評分影片,在票房走勢上完成了多次逆襲;此外對于《一點就到家》,燈塔針對題材內容為快遞騎手、外賣小哥組織了多場主題觀影,相關話題傳播量2000萬+,也帶動了影片熱度。

張文伯認為,大數據為宣發工作提供的指導,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價值。國慶檔前期,燈塔上線了全新的數字化宣發工作臺,其中“預售新增榜”等數據榜單,能夠對預售票房、場次數據,以及影片宣發及轉化效果進行實時監測;此外,工作臺還能對微博和抖音的熱搜詞條、話題熱度進行分析,從而輔助策略調整。
在即將到來的賀歲檔中,燈塔對多部定檔影片進行了受眾分析。在熱度排名前三的影片中,《拆彈專家2》的觀影人群明顯偏向于男性;另一邊,由易烊千璽主演的《一朵小紅花》最受25歲以下女性青睞,而由陳立農、李現主演的《赤狐書生》也呈現出明顯的女性受眾偏好。

對于2021年春節檔的前景,楊海持樂觀態度:多部優質影片集中供給,既包括已積累600萬“想看”的品牌IP《唐人街探案3》,也包括奇幻懸疑題材《刺殺小說家》、國漫《哪吒重生》等。“春節檔是新類型最大的舞臺,觀影人群足夠新,帶來的關注度也足夠高。”楊海表示,“今年,偏成人向的動畫電影首次登上春節檔,也會是很好的檢驗機會。”
在場嘉賓認為,品牌化IP、新題材類型,以及數字化宣發的賦能,將持續拉動后疫情時期的中國電影市場。在未來的賀歲檔和春節檔中,更多優質影片將集中上映,有望接棒《八佰》、《我和我的家鄉》,持續創造票房佳績,從而使影市從恢復期走向全面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