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直播電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成長,成為驅動數字經濟增長的強力引擎。根據相關機構預測,今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有望達到一萬億。
在“直播+電商”的形式之下,不僅讓優質好價的貨品離用戶更近,也培養了一批如辛巴、李佳琦、薇婭等頭部“帶貨達人”。然而,想要讓直播電商持續發展,則勢必要使其走向常態化,而如何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則成為了平臺的重要使命。
近日,快手電商在北京舉辦了“電商開放日”活動,會上,快手電商相關負責人宣布了快手電商在生態、營銷、產品側的三大賦能升級:
- 在生態側,快手電商正式推出服務商合伙人計劃和新商家「雙百」計劃之「凡星」計劃,重點發力服務商及新商家培養。
- 在營銷側,快手電商公布了116購物狂歡節的玩法,并推出了百億補貼以及一元購等多項常態化營銷活動。
- 在產品側,快手電商正式推出了“快手好物聯盟”,并將聯動流量投放工具“小店通”和粉絲頭條共同實現對商家的產品賦能。
作為快手電商年度戰略級項目,快手電商營銷中心負責人張一鵬在提到今年快手116購物狂歡節時,一口氣用5個“第一次”加以概括:將是第一次C端用戶瓜分億元福利、第一次千萬級傳播露出、第一次臺網聯動大小屏億級曝光、第一次為潛力賣家量身打造、第一次從源頭好貨升級至品牌好貨。
可見,面對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的時間節點,快手作為國內頭部的直播電商平臺之一,迎來的不僅僅是一場自身能力的“大考”,同時也開啟了一場關于直播帶貨的常態化“試驗”。
模式創新,常態化運營推動中小賣家生態建設
對于平臺來說,雖然不變的是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季,但玩法卻一直沒有停下革新的步伐。而今年伴隨著直播電商的異軍突起,也讓平臺需要結合自身特色探索新的商業范式。
據介紹,今年快手將更多致力直播電商“常態化”的探索,推出了例如快手11·6購物狂歡節、百億補貼、一元購等活動。在速途網看來,相比于傳統購物節的“專屬玩法”,快手此次選擇推出多款常態化營銷,更多還是考慮到了直播電商的特殊性。

相比于傳統電商節日對于節點前后的“GMV虹吸”,直播電商更講求“隨時隨地”,在大促節點之外也可以保持活躍的交易。根據快手電商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快手電商訂單量突破5億單,過去12個月的訂單量僅次于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位列電商行業第四。同時快手電商日活用戶超過1億,平臺活躍商家數超過100萬。
正因如此,相比于大促期間的單點爆發,快手更需要常態化的運營方式,在保證購買需求平穩釋放的同時,可以在活動中積累更多可復制化的經驗,用于穩步提升電商平臺的持續運營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交易規模之外,快手更加注重生態的培養。針對商家,快手電商也推出了新商家「雙百」扶持計劃。未來一年,快手電商將投入百億資源包,為生態伙伴創造百億級收入,孵化10萬+個年銷售額過百萬的新商家。
從今年8月開始,快手電商正式宣布舉辦百億補貼專場。由官方補貼品牌正價商品,并面向所有快手主播發起招募。參與百億補貼的主播可以獲得快手官方百億補貼商品及新人1元購等商品引流和千萬級流量加權等政策優惠。
而在今年11·6期間將推出產地好物挑戰賽、參賽贏粉條大禮包、萌新商家扶持計劃等多項玩法,針對中小商家重點流量傾斜。“這是第一次旗幟鮮明的做一場中小賣家賦能的11·6。希望能夠降低商家參加11·6大促的成本,提高大家的漲粉效率。”
能力升級,商業化工具賦能用戶流量
對于快手來說,想要更好實現直播電商生態建設,除了因時因地的制定經營策略,強大的運營與技術能力,則是讓生態建設得以落地的保障。

對于初入直播電商的商家來說,最為迫切的需求是實現“從0到1”的增長。為了讓新商家快速上手點上直播,快手電商正式推出了“快手好物聯盟”, 目的在于降低達人的電商化門檻,為主播達人提供更多優質的商品供給,并將聯動流量投放工具“小店通”和粉絲頭條共同實現對商家的產品賦能。

與此同時,快手還帶來了商家漲粉轉化的商業化工具“小店通”,作為服務商家的一款流量型工具,商家可以使用小店通進行作品推廣和直播推廣,通過優化訂單支付、信息流發現頁投放、直播跳轉直播間等方式,最終實現漲粉賣貨。
根據小店通負責人介紹,自小店通上線1個多月以來,使用小店通的腰部商家場均直播人次可以超過10萬+,當日ROI可以達到1.5,30天ROI可以達到5;而對于中長尾商家,通過快手的流量扶持,可以擁有更大的概率保證存活。
其中,一位400萬粉絲的快手女裝主播,使用小店通一個月,漲粉200萬,最新粉絲量超過800萬,主播場均帶貨成交額從1000萬提升到目前的3000萬。一位千萬級粉絲的快手美妝主播也通過使用小店通實現單場活動漲粉80萬+,當天成交額超1億,當天投入產出比達到1比4。
對于電商直播各個環節,快手已經較為明確的分工,張一鵬表示,未來快手電商服務將主要分為培訓、MCN、產業帶、供應鏈四大角色,培訓服務商主要負責培訓拉新、課程開發;產業帶和MCN服務商主要負責直播基地、主播孵化;供應鏈服務商主要負責分銷拉新和貨品供應。快手電商也針對服務商設立了準入準出、評分、掛牌、升降級等等級和管理體系。
可以看到,快手在積極扶持中小賣家的同時,也作為平臺方,在電商直播的各個關鍵環節,在賦能商家的同時,保證用戶能夠“有趣地逛、信任地選、放心地買”的良好購物體驗。
價值普惠,讓更多人成為電商直播受益者
伴隨著今年直播電商市場需求的猛烈增長,以前非常難“觸網”的企業也紛紛開始“觸網”,開始探索直播帶貨的形式。快手作為平臺方,通過為企業帶來流量扶持,不僅拉動了銷量,同時也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場景聯動。例如攜程CEO梁建章、格力董明珠均入駐快手,收獲了破億的銷售額。同時,快手也在上半年大力投身扶貧項目,為貧困地區紓困助力。
而在這個過程中,快手自身的電商業務也得到了多元化的發展,持續增長的商品類目,也更加能夠滿足這個日活超過3億的平臺的、覆蓋高線城市至低線城市的多層次購物需求。
在快手的電商開放日上,一系列常態化營銷手段的推出,讓速途網看到了快手作為平臺的普惠的價值觀。
通過加大對于中小賣家的賦能,讓快手平臺上的腰部以及尾部商家,也可以獲得頭部和肩部平等普惠的流量分發。例如將過去更多賦能官方的S級活動百億補貼活動,降低門檻賦能給中小賣家,降低營商成本、提高營商效率。
而在快手平等普惠的賦能之下,不僅為更多賣家提供優秀的成長土壤,帶來持續轉化能力,有助于建設茁壯的平臺生態。而快手作為平臺自身也將健康的平臺生態的受益者,在收獲流量的同時,可以持續吸引更多優質商家入駐,滿足更多消費者更為復雜的購物需求。既實現了用戶、商家、供應鏈的多方帶來價值,也實現了平臺發展的良性循環。
在速途網看來,隨著快手在直播電商生態建設上的持續發力,為重構人貨場的道路上探索出更多可能,為數字經濟發展帶來傳遞動能。